叶秋秋开始开展调料的生意,她找厂子订购了一批包装回来,包装是她和顾冬一起设计的,顾冬在美学上太有天分,色彩搭配让叶秋秋惊叹,总之这个包装出来之后,调味品立刻变得高大上起来。
后世的调料市场非常大,叶秋秋打算现在就慢慢做品牌,跟着店铺一起成长,她还找了一个业务员叫余有,专门去花城的各大酒楼和小饭店推销,还在一招鲜做了个展柜,展示她的这些调味品。
零售出的量毕竟小,但如果以后能把名气和口碑做出来,走批发的话,利润就可观了,各种调味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而且现在做的人还少,竞争压力没后世那么大。
余有在花城推销了几天,不太顺利,回来跟叶秋秋反馈,“叶老板,那几个大饭店一听是我们一招鲜的,连免费送的样品都不愿意试,只有白天鹅大酒店要了我们的样品。”
一招鲜的调料做过食品安全的检测,证书都是全的,不存在安全隐患,人家都不要试用装,搞不好是有人发起了抵制,宋家也有调料生意,还有自己的生产厂房,江沪地区他家调料的市场份额占了三成,可能宋河发觉有人想动他家的蛋糕,故意阻止,要在一招鲜还没发展起来就给掐死吧。
叶秋秋哪能轻易就让他打败,她说道:“这样,我写个食谱,印刷一部分出来,你带着食谱去那些小饭馆推销,教老板们哪些调料适合做哪种菜肴,先把第一批样品送出去再说。”
用的好,人家自然回头购买。
“这个办法好。”小余也是个聪明的,一点就透,“我再去各大菜市场门口,跟那些买菜的家庭主妇推广推广。”
“好,月底给你发个大红包。”
还别说,余有挺有推销的天分,第一个月就这样零售也卖出去两千块的货呢,这年做生意也没有后世的那些广告费和其他营销费用,全靠余有一家一家的上门推销卖货,所以利润挺可观的。
叶秋秋按照销售额的百分之三给余有算提成,余有的基本工资四十六块钱,提成拿了六十二,这个月他拿到手一百出头,可给余有高兴坏了,推销起来更卖力,发了工资就给弟弟妹妹买了新书包和笔,他自己初中毕业,希望弟弟妹妹能多读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