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年科考仕途都不得意,妻子孩子跟着自己受了不少苦,故而即使是位列首辅,严阁老对家人也颇为上心。
“听闻,是因着那位探花郎,叫十一娘不快……”家仆小心翼翼地斟酌了词句,没有把“小姐主动示好被拒”这样不体面的话说出来。
可严阁老在朝堂之上屹立不倒多年,哪里会猜不透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探花郎……那个赵恪?”
依照当日殿试时陛下对他的赏识,显然是要重用此人。更何况这位探花郎年岁不大,家中称不上什么大富大贵,至今尚未娶妻纳妾。
看来品性才学倒也不错,配得上他这个小孙女。
严阁老松弛的眼睛昏黄,沉思着没有说话。
今科他的孙儿七郎拿了状元,徐阁老鼎力支持的魏佑臣成了榜眼,两方也算是各有胜负,那夹在中间的赵恪,分量无形之间便大大增加。
他相信,不会仅仅是自己,想要把这位少年英杰笼络过来。
以十一娘的婚事作为纽带,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心思转过三转之后,他继续提笔蘸墨,在埋首于公文之余对家仆安排了一句:“叫一十娘一切放心,我这个祖父会为她打点好的……”
家仆的眼睛亮了亮,高兴地行礼退下。
严阁老动作极快,果然在没几天之后,京中便传出了严家十一娘要嫁给今科探花郎的消息。
据说,三日之后进宫面圣,严阁老便要亲自求陛下下旨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