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间的局势,廖先生已经知晓, 同时在纸上告诉姜定蓉一个消息。若是想要针对陈学士作为突破口, 那么可以用他当年写给太子的教导信为引子。
廖先生提到,陈学士当年是先太子的老师,在对太子的言行学识上的教导很严苛,曾经因为太子对出身卑微的五殿下多加照拂, 被陈学士写信骂了一顿。说他是不必要的仁慈,身为储君,理应和这种卑微的庶弟拉开关系。
廖先生写字很快,写到后面几乎没有墨,但是姜定蓉还是看得懂,他的意思是,陈学士在面对太子时,从来都是不假颜色,有时候会当众训斥太子。
这一点,姜定蓉也不曾知道。但是她此刻既然知道了,那么完全用得上。
自己不能出面,得让别人来出面才行。这个人,得和北楚没有关系才好。
姜定蓉思来想去,忽然想到了一个挺合适的人选。
柳通议。
他的女儿柳悦死在她的手上。但是在柳通议看来,柳悦是被宁楚珩杀的。柳悦下毒在先,被当场诛杀也说得过去。这柳通议家中儿女众多,对一个给柳家带来诸多非议的庶女,并不曾在意过几分。
主要是柳家是宁府老夫人的娘家。
通议大夫虽不是什么高官,但是有着上书启奏本职工作。此事交由他最合适不过。
这事儿她不好出面,想了个迂回的法子,派人去宁府提醒了老夫人。
同时又派采青将她写好的陈学士对太子的斥责之言,放到了柳通议的书房中。
能做的都做了,只需要静观其变。
只一天时间,本是王络冶在楚王府中毒的事情,瞬间牵连了一个大将军,一位学士,两位皇子,甚至还牵扯到了先太子身上。
庆帝如何不知这是有人在搅浑水,可这摊浑水搅得他着实难受。
尤其是陈学士。身为先太子的老师,对太子有着教导职责。若太子还在世,庆帝只会觉着严师对太子会更好。但是太子没了,他再想起来自己辛勤培养多年的太子被一个老匹夫指着鼻子骂,顿时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