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旁观者,平常喜欢默默潜水,不主动发言,也不参与争吵,可以说是最没存在感的一类路人,数量也最多。”
刘柠从它们面前走过,感觉跟路过空气一样。那些人只是看着她,什么也不做。
真正踏进部落,她一眼看到几团拥挤的人群。
外围大片灰色,往里是稍显活跃的绿色,最中间则是一两个大红色。
“每天的新话题都会有几个带节奏的家伙。”管理者指着咋咋呼呼的大红色,它们头上戴的是火冒三丈的头套,以一己之力煽动大家的情绪。
在它们身后,眨眼间如分裂般产生几十个浅红色的小人。
“那些可能是它们的马甲,也有一些是被它们观点所影响到的人。”
刘柠发现,有两三个浅红色在脱离“战圈”之后,立马变回了灰色,在空地上默默游荡。
“绿色的我们通常称之为理中客,喜欢讲道理,但不乏夸夸其谈。总之,在一个话题圈中,它们要相对冷静一些。”
“这样啊。”
刘柠点点头,正要开口追问几句时,一群黑色的蒙面人突然从天而降。
相比其它颜色的小人,它们的行为要无赖许多。
先是到每个话题圈中混一圈,再拍屁股走人。可它们所过之处,或多或少都染上了黑色。
“这些是喷子,居无定所,四处游荡。凡是它们经过的地方,准没好事。”
管理者语气不无厌烦,但更多则是无奈,“我们也想管,可惜该现象总是屡禁不止。”
刘柠注意到,每个圈内的小人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更多时候,是一个个代表着旁观者的小人,染上情绪,化作愤怒的红色。
“仅用颜色和表情来区分,会不会太过单一?”
她提出多种复杂的情况,“面对不同的事情,我的态度肯定也有变化。有时是路人,有时会说上两句,还可能会态度激烈……请问,这种情况,要如何定义我的角色呢?”
“定义的并非角色,而是倾向。”
管理者故意卖了个关子,没把话说太明白,“一周后,请再做出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