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别,就是三个月。
白恪言回到基地,立即投入了新的发射工作。直到四月下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任务完成后,白恪言和校嘉华才又恢复了通信。
白恪言在信里说,他已经成功通过了上海研究所的笔试。而在面试之前,研究所的教授得知他荣获部队一等功,以及为家乡捐赠电线的事情后,立即决定,对他破格免试录取!
所以,只等六月中旬一退伍,白恪言就能去上海报到了。
接到信件后,校嘉华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当初,为了让白恪言不屈才,安心考取上海研究所,她曾夸下海口,会想办法去上海工作。
可现在,别说去上海了,就连出省都费劲。
也许,白恪言的新单位福利足够好,能解决妻儿的落户问题。可是,在上海没有工作,去了只能当家庭主妇,校嘉华宁愿留在太丰县,当个逍遥经理。
校嘉华烦恼了几天。五一劳动节过后,国棉厂的仝厂长来到公司,敲响了她的办公室。
一进门,仝其芳就大吐苦水。“笑笑妹子,怎么办,我最近快烦死了!”
五月初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了二十多度,天干物燥容易上火,校嘉华急忙打开电风扇,倒上凉白开,安抚道:“仝姐,您别急,有什么问题,慢慢说。”
仝其芳喝了水,叹气:“还不是因为棉衣生产线的事!”
原来,去年冬天,国棉厂生产棉衣后,迅速在全县打开了口碑,群众需求增加了,省领导也打来电话,鼓励加大产能,多多益善。
订单任务变多了,数量大,任务紧,只能继续增加生产线。厂里现有工人不够用,仝其芳又向领导申请,增加岗位编制,一口气招聘了三十个新员工。
招聘到位后,效果是显著的,新老工人在生产车间,干得热火朝天。可时间一晃,冬去春来,天气变暖,棉衣的需求,就立即下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