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众人羞愧归羞愧,让他们亲去请裴君出御史台监狱,他们也是做不出的。
朝议就在这般气氛下暂时结束,裴君一系诸如俞尚书、杨尚书等,瞧着众人的神色扬眉吐气,扬长而去。
其余大臣磨磨蹭蹭,便求到燕王秦珣面前,期期艾艾地想要他劝明帝收回此言。
他们也极会劝:“殿下,裴将军本就极离经叛道,若是再由群臣请她出来,日后岂不是要功高盖主?”
燕王面色如霜,冷漠道:“陛下金口玉言,本王为了大邺,亲自去请裴将军又如何?尔等若不愿意,大可不去。”
似乎众官员不愿意去请裴君,就是不诚心为大邺尽忠,众人哑口无言。
而燕王扔下话便走,众人面面相觑,最后步履沉重地出了皇宫,各自散去。
有官员半途瞧见燕王的马车没有回王府,反倒是去御史台监狱的方向,顿时便起了猜测:难道他今日便去请裴君?
但随后又自欺欺人地觉得,下朝时就天色已晚,应该是有他事,总归是为了不去请人找诸多借口,拖延过去,兴许就不用去了。
燕王确实是去了御史台监狱。
但他与朝臣们说得义正言辞,到了裴君面前,却是消沉黯然地沉默无言。
裴君与他相对而立,不忍责怪燕王。
即便到此刻,她也相信,燕王是不愿意见到这个结果的。
可他的自负和精明也是间接害得大邺八万将士丧命的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