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杨鸿儒表示无所谓--咱们来是为了攻城拔寨,收回被占领的燕云十六州。等咱们步兵上了城墙之后,辽军的骑兵就算是废了--你见过骑兵攻城的吗?这专业根本不对口啊!
于是,杨鸿儒鸣金收兵,带着大军修整、开拔,一路向北。
终于,他们走了好几天之后见到了第一个大城。杨鸿儒对攻击目标的选择模式是--抓大放小。
先把中心州县给打下来,然后以州县为核心向下边的乡村辐射清缴辽军的残余势力。
宋军的一支千人规模的步兵可以抗衡双倍数量的骑兵。只要援军抵达及时,就能扩大战果。
而且宋军还要在北边的优质操场修建军马场--等宋军有了优质战马之后,咱们就开始训练骑兵。而且是专门克制游牧民族的重骑兵!
轻骑兵和重骑兵的区别就在于甲片的厚度。老杨有钱,那就砸重骑兵!
大辽想搞重骑兵?他们搞不起!哪怕是皇帝亲卫最多也就整上锁甲罢了!
几十万人攻击一个县城--那真叫一个人山人海啊!
从城墙上往下瞅,宋军真的是浩如烟海!
这是攻城初战,杨鸿儒作为大帅必须要打个样。他骑着熊猫站在城外--这个角度都快和城墙差不多高了!
一个县城的城墙高低超不过十米,杨鸿儒站在胖胖的箭头,那就是六米半···在两者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高低差距就不太明显了。
“守军听着!我们是大宋天军!携煌煌天威而来!识相的话就开城投降!我们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否则,一旦让我们打进去了···全部坑之!”杨鸿儒可不是来玩游戏的--破城之后,一些不稳定因素必须要掐灭在萌芽当中。
城里的守军都快被吓哆嗦了。
坑杀?这是要埋人啊!
外边好几十万大军,就算异人丢一块石头都能把城墙给填平了!
怎么守?怎么打?一万人的守军怎么抗住几十万人的狂轰乱炸?
投降吧!
别打了!
如果运气好还能换条活路!
城门吱吱嘎嘎的被打开,一群大辽二线部队灰头土脸地从里边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