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说,他们看小说的故事性, 一般不会签第一本书的新人……
对于这种讨论, 连胜表示对, 也不对。
其实能签约三十层的作者, 都是各个组的编辑组已经筛过一遍的好苗子,有些干脆就是从每一期的榜单里找到的。
除此之外, 就是“口味”问题。
就譬如“珊妮”的推荐理由,是“文笔流畅、文风稳定,故事合理”。
“她在为人处事上是不够圆滑, 人还有点书呆子气, 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她写的东西够好就行了。”
连胜反问老袁,“她是写的剧本不过关,还是故事不好?如果是这样,你们也不会既买她的书,又签了编剧约。”
谁也不是冤大头, 无缘无故给人送钱,谁都知道珊妮的书值。
当初为了胡珊妮的合同,创梦和及时雨你来我去,差点谈崩了合同。
及时雨甚至私下去找了作者,想通过作者去施压,这也是他们公司常用的手段了,而且经常奏效。
他们和胡珊妮都觉得创梦不会知道知道他们私底下做了什么,其实大家都门清,毕竟吃过这样的亏不是一次两次了,三十层怎么可能没有防备?
在看到版权的购买方是“及时雨影视”以后,作家经纪部就委托了和“及时雨”打过交道经验的版权部责编接手。
这位编辑知道对方的突破点是急于求成的作者,毕竟创梦只有代理权,所以对签约作者的态度就一反常态,变得强硬且不近人情。
如此一来,即使作者动摇了,也会留下“我的责编不好说话,光我点头也没办法”的心理印象。
最终,两份合同都以最优的条件谈成了,到最后也没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