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连胜非常敏锐的察觉到了他的在意,主动为他引见了那几个作者。
卢毅看书是很挑的,能被他喜欢的作者都非常优秀的,亦或者和他在思想上有某种共鸣。
这一被连胜引见过,大家彼此一聊,那真是相谈甚欢,相见恨晚,不知不觉间,卢毅的通讯录里就又多出了好几个“朋友”。
这一下,卢毅对连胜的印象更好了。
可能对连胜来说,这只是最普通的工作,甚至连照顾每个作家的工作流程都是大同小异的。
但对于卢毅这种不善交际又十分被动的人来说,有这么一个能“想他所想、急他所及”的人,无异是大救星。
等到了颁奖仪式那天,卢毅的小说并没有得到该年度的“最佳历史小说奖”,但他本人却得了一个“最具人气历史小说作家奖”,也算是不虚此行。
人逢喜事精神爽,卢毅交了新朋友本来就高兴,这下又拿了个颇有分量的奖项,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平时甚少在公众面前露脸、留影的他,这次不但参与了大会的留影留念,甚至还破天荒的接受了一家媒体的采访。
参加完颁奖典礼的后面几天,这次卢毅新认识的作家朋友又带着他参加了几次作家圈的聚会,算是在圈内刷了一遍脸。
没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害怕失望罢了。
于是这次北京之行,卢毅一去就去了好几天。
等卢毅从北京返回家里,一提起这次的经历,自然是眉飞色舞。
再说到连胜,那更是赞不绝口。
“我这次遇到的那个负责人,真的是太厉害了。”卢毅想起连胜,不由得感慨,“看起来年纪轻轻的,长得也柔柔弱弱的,没想到做事这么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