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请你喝奶茶,我多买了一杯。”
同桌笑着递上一杯奶茶。
“你这题不会做?我教你。”
数学课代表耐性地在苏晚晚身边坐下,开始说题。
“你作文本没带?那你先用我的吧,我的多。”
同班的男生挠了挠后脑勺,将全新的作文本往她手里一塞,仿佛怕她拒绝一般,掉头就跑开了。
“苏晚晚,你这几道题为什么错了?”
物理老师看着被叫到办公室里的苏晚晚,温声细语地问,“是不是对相关知识点还有些不熟?来,我和你讲讲……”
渐渐的,长辈、同学和老师们对苏晚晚无微不至的关爱,一点点抚平了苏晚晚内心的伤痛,甚至让苏晚晚渐渐沉溺与这样的“照顾”,变得心安理得起来。
——直到初三下学期的那次作文比赛。
.
初三(7)班。
“苏晚晚,恭喜啊!我听说你的作文得奖了?门口公告栏里在贴你的获奖作文呢!”
“苏晚晚,厉害啊!全校那么多人参赛,你一去就是第一!”
“你爸爸好像就是作家吧?你肯定遗传了他的天分!”
这个同学一说这话,旁边的同学立刻用胳膊肘拐了拐她的腰。
说话的同学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一下子捂住了嘴,眼神里露出几分后悔。
苏晚晚笑笑,眼睛的余光瞥向了身边的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