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番外-官员(上)

一忙活就是忙活了十年,但即便是花费了十年,南澳郡也还没有完全开发完毕。

这块土地比原晏想象中还要大上许多。

好在有着大邵旧地上面的支持,再加上被命名为南洋群县的那一片岛屿产粮也并不算少,在原晏的带领之下,过来南澳郡这边定居的大邵百姓,生活也非常的富足就是了。

大邵的任期都是十年一任的,原晏自然是要换了个地方忙活。

作为辟土开疆的一份子,原晏原本也希望和秦沛那样,在他们大邵边疆郡府那边,目光灼热地看着邻国的土地资产,去分析拿到手,大邵会有什么样的用途。

只可惜南澳郡实在是太偏远了,而且因为过去完全无人居住的关系,一切从零开始搞建设,并不是谁都能过来南澳这边接手的,所以原晏也只能苦兮兮地干满了十年。

等十年干完,原晏再看着大邵边疆的郡府,每一个坑位上面都有人了,那些人也完全没有打算要让位的意思,所以原晏只能是放弃了。

不过原晏放弃边疆之后,选择的也不是到旧地里头做郡守,而是申请直接回京都城之中。

毕竟他自己亲人可都还在京都城那边呢。

但……没有得到批准。

因为那些文臣们新拟定了一条标准,要入京都城内做京官的,必须要有做基层的经验,也就是要做过知县的。

这点原晏自然是满足的,而且做得不错。

他这个知县当着当着,都能带着百姓把郡守给干掉了,谁能说原晏这知县干得不合格?

剩下的就是要有在大邵旧地做过郡守。

原晏表示过自己有在旧地里做过郡守啊,他在做南澳郡郡守之前,一直都是平湖郡的郡守来着啊!

但京都城那些家伙表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新地,哪来的新旧地之分啊,所以不算。

原晏虽说摸不着头脑,但也还是接受了去旧地的调任,他在南澳郡那边待太久了,回来重新感受一下大邵的风土人情也是不错的。

毕竟虽说各地官员的任期都是十年,但实际上如同原晏一样,坐满十年后才调任的还是少数,一般攒够了功绩,就可以继续往上走,在旧地里再做几年郡守也挺好的。

对于原晏这样的功勋,自然对旧地是有挑选的余地,所以原晏挑选的地方就是河东郡。

嗯,当初闹出谋反,结果第一个被李慎将军带军平定掉的郡府,是当初原晏灭了平湖郡的榜样所在(bushi)。

当然,原晏选择河东郡,就是只是因为河东郡离京都城很近,再加上也通了河东城到京都城的火车,家属来回团聚也非常方便而已。

至此,原晏的心态还是很乐观的。

直到真的到河东郡上任之后,原晏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为什么这旧地的情况,比他在南澳郡从零开始搞建设还要复杂,四处都是哀嚎声啊!

那一个个要人要钱的姿态,原晏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陛下刚登基那一年的京都城内,自己和其他京中官员,哀嚎顶着黑眼圈疯狂加班,千方百计求着陛下开科举的时候。

……原晏觉得,这或许就是自己还在陛下治下的真实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