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几辈都是将军,叶适虽年纪小了些,还不至于被京中世家奉为楷模,真正被当成楷模,是在叶适回京后。
三年后,叶适十七岁,凯旋回京,正好赶上科考,便马不停蹄的报了名,考试去了。
考试也没什么,少年嘛,考个武状元总是美谈。
但偏偏叶适报的不是武,而是文,不知让多少人惊掉了下巴。把下巴扶正后,便等着看他笑话。
可不是笑话嘛,你一个舞刀弄枪、打打杀杀的还学人装斯文,若是让你考了中,咱们这些从小读书的还不得集体扯根白绫抹脖子去。
于是,更是牟着劲儿的读书,只有叶适不当回事。
众人一瞧,都道是自暴自弃了。
但偏偏,这一年的科考就是叶适考了一甲一名,高居榜首。
报喜的人把一把铜锣敲的“哐哐”的响,鞭炮霹雳吧啦的放着,不知让多少人看傻了眼,羞红了脸,就差真的扯根白绫抹脖子了。
自此,文武双全四个字便被实锤了。
世家里凡是有女儿的,看叶适那个眼神呦,狂热的咧,恨不得直接把叶适绑了去,先拜了堂、入了洞房再说。
叶适听完,又评价道:“这就更假了,既是十几岁就跑去打仗,哪来的时间读书?总不至于砍人的时候右手拿剑左手还拿着一本书看吧?再说了,科考哪有那么简单,真当那些读书人都是读假的吗?”
“”
林清月无语,叶适这么一番点评,她竟听的很有道理。
算算时间,现在应该正是叶适成为楷模的时候,但听了叶适两段点评,林清月有点不确定了。
“月儿妹妹,你家丫鬟是不是偷懒去了,怎么这么久了还不把茶端上来?”
第13章 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