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农业局也来了。张光荣去年不就不想到农业局,才当了大队书记的嘛,所以,农业局跟他也有点亲戚关系。
公社的周书记跑得比别人还勤,公社养猪场的公猪太老了,出现了公和母青黄不接,想乱搭也搭不上的不良局面,就是因为没有钱。
这样子怎么行,要行的话,那么李书记就干脆成立一支贷款队,让张光荣任队长行了。
李书记还真的找他,打电话到大队,听说他在服装厂,秘书骑着自行车赶来了。
张光荣头一下就大了,冲着秘书问:“李书记找我干什么,不会要贷款吧。”
“不知道啊?”秘书那能知道。
才跟秘书超出服装厂,四眼却也来了,手里提着一个袋子,不用问,又是钱。
“嗨,二四!”四眼大声地说,还将手里的袋子朝着张光荣扬一下。
“扔里面,我还有事。”二万四就是二万四,还搞得神秘的来了个简称。张光荣说完了,骑上自行车就走。
五十万的事情,县委大院的人都知道。一进大门,又碰上财办的郭主任,张光荣看着他,想打招呼吗?等着他先打。
郭主任变脸了,客气啊,将自行车挡在张光荣面前,要不他可能不会下车。“哈哈哈”地笑,反正就是几天不见你了,跑那里去了这些闭话。
张光荣才没那份闭功夫跟他牛皮,应付了几句就走。
李书记当然不会要贷款,他当然也知道,叫了张光荣,的私事也有公事。秘书跟在张光荣身后,他走进李书记的办公室了,秘书一个向后转,他还是看看报纸吧。
张光荣还没开口,李书记就先问了:“到香港了,顺利吗?”
“还行,没出什么差错。”
“见了杨玉环的爸爸没有?”
“见了,他要到别的省份当省委书记。”
两人的说话的声音不大,李书记露出高兴的表情,为老首长高兴。手指点着张光荣,笑着说:“要了五十万,你有本事。”
不会吧,叫我来就为这事?张光荣在这样想。李书记已经说进正题了:“今年夏收,我们县农业大丰收,已经定局了。夏收过后,我们应该加快发展的步伐。”
张光荣点着头:“是应该加快了,农民粮食增产以后,也要防止农产品过剩。第二阶段还是针对商品市场。”
“农产品过剩?”李书记当然不能理解,夏收还没开始,多数的农民还在为粮食发愁,除了张光荣,可以说全国没有人有这种想法。
“对呀,农产品过剩,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便宜,这样农民粮食是够吃,但是想增加收入也难。所以,县城的市场放宽限制,就能暂时缓解这种矛盾。”
李书记点头,发展也要,但是也要预防过热,张光荣的说法具有前瞻性。
第二卷:白手起家第147章:惊动农业部
现在张光荣能有空了,服装厂和五金电器厂的产品不愁没有销路,养猪场也顺利得不得了,别小看这个养猪场,赚的钱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