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先生一进屋里就两眼发亮地拿着两个明代永乐年间的霁红釉盘子,小声说:“就这两个”
“不行,这个不能。”张光荣不答应,这两盘子现在最多也就二三十万,以后这一对盘子,最少五千万跑不掉。
苏先生一连挑了有十多件,张光荣还是笑着摇摇头。同样都不傻,苏先生要的都是以后价值太高的东西。最后拿起一个康熙年间的大粉彩瓶,张光荣也不好意思了,这件东西就让给他吧。
苏先生高兴啊,虽然还没谈到价钱,但是还要。在那些书画那里左右挑,又让张光荣摇了几次头:“要不这件吧,这是郑板桥的字。”张光荣拿着一个纸卷说。
郑板桥的字画也是千金难求啊,张光荣因为收藏着三幅郑板桥的字画,才答应让出这一件。
又得谈了,杨玉环在一边又惊又想笑,估计两样东西五千块吧。
古董这东西,还真的得看缘份,你要有缘份了,能让你捡了特别便宜的漏。苏先生也知道,碰上了同行,你要想捡太大的漏几乎不可能。问起张光荣的价钱,这哥们笑着说:“你说。”
苏先生想了最少十五分钟,然后伸出两根手指,凑到张光荣跟前说:“二十万吧!”
“行!”张光荣更干脆。这两件东西,二十万还是便宜的,但这年代,二十万,绝对可以是全县的首富。如果是本地一些懂货的人,最多也就三五千。因为有这个价,没有这个钱。
杨玉环呆了,那双丹凤眼一眨不眨地呆了,口里喃喃地一直就是“二二二……十”,天啊!那这家伙一屋子要值多少钱啊?
佩服了,怪不得这家伙对这种破东西这样着迷,原来是有先知先觉之明,稍不注意就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二十万元一样,一下子就有花不完的钱。
“书记,钱我明天就拿给你。”苏先生还怕张光荣不答应,将两样东西抱在怀里。
“行,后天也行。”张光荣不以为然的样子将杨玉环直往他瞧,二十万哪,他要跑了那怎办?
张光荣忍痛卖了苏先生两件宝贝,当然也有目的的,对着还抱着两件宝贝的苏先生说:“苏先生,东西先放下,我找个袋子给装上,不过想不想参观我们的工厂?”
“好,看到你们的发展,让我惊讶啊,走走去!昨天,我还参观了你们的服装厂。”
杨玉环肯定也同行,三个人马上走出张光荣他们家,先看看五金电器厂。
第二卷:白手起家第124章:钱啊!好多的钱啊
三个人朝着五金电器厂走,港商来了,青山大队的人大都认识苏先生,因为他每年总有一次到花家。
“不错啊,你想生产这种风扇。”苏先生看着技术员手里的小风扇半成品,不相信地问:“就你们这厂,能成吗?”
“只要有信心,就能成!”张光荣一点也不含糊,看着也在看他的杨玉环,脸上一付牛哄哄的表情。那意思很明了,我想搞什么,有不成的吗?
“喂,什么时候能出样品,季节要到了。”杨玉环瞧张光荣得意的样子,提醒他抓紧点,不要得意过头,得到了冬天,才生产出产品。
“差不多了,里面零部件的安放还得再改改。”技术员做着解释:原先是设计好了的,不过风扇的头部不合理,得再重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