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许兴奋高兴的是,还没进第一生产队就碰上踩着永久牌24寸自行车的杨玉环,身后还跟着两位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她是下来检查的,她这个农林办主任还是公社革委会委员,也够勤快的,其实也是看着各个大队的水稻长得病怏怏的心里急。
长得最差的还要数青山大队,每年两造的稻谷收起来再分配下去,每人每月不过十四斤稻谷的口粮,想起来她也想哭。忧国忧民她没有那种胸怀,但是她多次看见社员们在吃饭,真的不敢看。
杨玉环年纪虽然不大,不过她的生长环境却跟别人不一样,她的父母都参加了朝鲜战争,当时是志愿军20军一位师长的父亲,和小他二十多岁的母亲发生了战地爱情,回国后结婚直到56年才生下这个宝贝女儿。
当年驻扎g省的20军经常会面对敌方空军的轰炸,在一次敌方空军轰炸市粮食储备仓库中,父母的吉普车刚好驶出部队的营地,如果粮库被炸,那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哪!父亲当机立断,命令司机开车引开飞机,这位在朝鲜战场令美军丧胆的师长就是这样牺牲的。
那时候杨玉环才只有三岁,也从此以后她就由父亲的老战友抚养,那时养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八年抗战的时候,养父跟她的生父一样,都在同一个团担任营长,只不过解放后养父留在地方工作,那是一个地委书记,省委常委啊!
养父母被下放到r县劳动。自小杨玉环就觉得养父母的思想跟别人不一样,晚上两人经常会叹息,叹息人民的生活苦啊,养母有时还流着泪。应该说,杨玉环打小的心里就深藏着养父母的教导。
“杨主任,又下来检查了?”许兴奋高兴地打起招呼。从外面到青山大队就必须先走进第一生产队这个小村,这下好,让公社来的杨主任也看看张光荣这个还是候补的队长在搞什么。
“老许,你才从工地回来呀?”杨玉环一只脚踩着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脚划向后面,“吱—”按了手刹,下车的姿势就如《红色娘子军》那些女战士在跳舞一样,好看!
“是来找张光荣的。”许兴奋一口气将山柑辞职,昨晚社员们选张光荣当队长,今天却只派出一半的劳力参加平整劳动的事说完。
“这样呀,那看看吧,可能有什么比平整还重要的事吧。”杨玉环推着自行车跟在许兴奋身后。
一进村杨玉环就笑,张光荣站在地上抬着头看着几位姑娘贴在墙上的标语,大声地喊着:“歪了歪了,向左一点,对了,贴得正一点,不然许兴奋看到了会气得朝你们翻白眼。”
刚好走在前面的许兴奋已经到了张光荣的后面,杨玉环后面两位农科技术人员也忍不住笑出声。
“张光荣!你不到平整工地就在干这些?”许兴奋虽然听到那句话,但是那不会犯错误,张光荣在干这些还让他不好发作,说话的口气比较严厉而已。
张光荣吓了一跳,暗自想:娘的真的是白天不能念人晚上不能念鬼,一念就到。急忙转身刚想礼貌性地称一声书记,却不想一回头就看见还在笑的杨玉环。
“哎呀,杨主任好!”张光荣马上回头朝着姑娘们喊:“来来来,大家下来欢迎杨主任到我们生产队莅临指导!”
杨玉环可没有到他们生产队指导的打算,要指导也要到田头,这种搞形式的表面功夫她根本就不喜欢。但是张光荣这样喊了,姑娘们又跑过来,她也得抿着小嘴现出两个酒窝说:“不错,宣传也很重要。”
“张光荣,现在没有什么运动,何必搞得这样,平整工地时间紧任务重你知道吗?”许兴奋不好发火,但他做出语重心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