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千流屿的风

废弃的石屋在王林简单的拾掇下,总算有了点遮风避雨的模样。他用坚韧的藤蔓捆扎树枝,勉强修补了屋顶最大的漏洞,又用干燥的海草和枯叶铺厚了“床铺”。虽然简陋,但比起腐叶界的硫磺洞穴和葬尸洞的阴森,这里已经算得上“舒适”。

王林深知情报的重要性。他没有急于表现,也没有过多打探,而是像一个真正沉默寡言、踏实肯干的猎人一样,白天进入森林,傍晚带回一些猎物——有时是几只肥硕的海鸟(用削尖的木棍精准投掷),有时是几只类似野兔的小型兽类,甚至有一次带回了一条误入浅水洼、被他用石头砸晕的大鱼。猎物他大部分都分给村民,只留下少量维持自己最基本的需求,换取一些粗盐和村民自制的、硬邦邦的鱼干作为储备。

这种低调、有实力且懂得分享的做法,很快赢得了村民的初步信任和好感。孩子们不再害怕他,有时会远远地看着他在石屋前处理猎物。渔民们见到他也会点头示意。村长海礁看他的眼神也少了几分审视,多了些认可。

获取信息的机会,在看似不经意的日常中悄然到来。

这天傍晚,王林扛着一捆新砍的、适合做矛杆的硬木回到石屋附近,看到老村长海礁正坐在自家屋前一块光滑的大石头上,修补着一张破旧的渔网。夕阳的余晖洒在他古铜色的脸上,海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鬓角。

王林放下木柴,走过去,从怀里掏出两块用干净树叶包好的、烤得金黄的鸟肉(他特意多烤的),递了过去:“海礁村长,今天在林子里运气不错,打了些海鸟。您尝尝?”

海礁抬起头,看了看油亮的鸟肉,又看了看王林平静的脸,没推辞,接了过来,咬了一口,点点头:“嗯,火候不错。坐吧。”他指了指旁边一块小点的石头。

王林依言坐下,也拿出自己那份,慢慢地吃着。他没有立刻发问,只是安静地坐着,目光投向远处波光粼粼的海湾和更广阔的墨蓝色海面,仿佛被这海景吸引。

“这海啊,看着平静,底下可凶险着哩。”海礁嚼着鸟肉,忽然感慨了一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王林说,“风暴、暗流、还有那些藏在深水里的大家伙……我们礁石村的人,世代靠它吃饭,也世代敬它畏它。”

王林顺着话头,用带着一丝好奇和恰到好处的“外地人”口吻问道:“村长,这海……有名字吗?我是从很远的内陆来的,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海。”

“名字?”海礁看了王林一眼,似乎觉得他问了个理所当然的问题,“当然有。这片海,连同海上数不清的岛屿,统称为‘千流屿’。”

千流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