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远在地球上的两个孩子(他们领养了一对在灾难中失去父母的兄妹),她冷峻的科学家面容瞬间柔和下来。
无论走得多远,总有一根温暖的线,将他们牢牢系在那颗蓝色的星球上。
广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陈宇家的庭院里,暖黄的太阳能庭院灯自动亮起,将银杏树和玩耍的孩子们笼罩在柔和的光晕里。
小月亮正兴奋地给爸爸妈妈展示她下午在幼儿园画的“全家福”——画上有高大的银杏树,树下是爸爸妈妈、艾青妈妈,还有她和弟弟,每个人脸上都画着大大的笑脸,背景是绚烂的烟花。
小石头则安静地坐在曹艾青腿上,听她讲绘本上关于星星的故事,小手指着夜空,似乎在寻找书里描绘的星座。
屋内,姜妍和柳汀兰在厨房忙碌,饭菜的香气和欢声笑语一起飘出窗外。
姜国安坐在客厅,戴着老花镜,正饶有兴致地看着小石头下午画的“植物观察笔记”,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银杏叶,旁边还标注了“像扇子”、“黄了”几个字。
陈宇站在院中,看着屋内透出的温暖光芒,听着孩子们的嬉闹和长辈的谈笑,心中被一种巨大的、平实的幸福感填满。
这方小小的庭院,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废墟之上重建的、最珍贵的乐园。
与此同时,在近地轨道的船坞里,李明和伊芙兰结束了工作,回到了生活舱。
透过巨大的观景窗,他们俯瞰着下方夜幕中的地球。
广袤的大陆被璀璨的灯火点亮,城市的灯光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金色脉络,乡村的灯火则像散落的星辰。
那是一片由无数家庭、无数盏灯组成的温暖光海,是经历了至暗时刻后,人类文明重新点燃的、生生不息的希望之火。
“真美。”伊芙兰轻声感叹,头轻轻靠在李明肩上。
“嗯,”李明应道,目光从地上的万家灯火移向深邃的星空,那里有无数尚未被点亮的星辰,“我们守护了地上的灯火,现在,要去点亮天上的星火了。”
他指了指不远处静静悬浮的“星梭二号”,它核心的幽蓝光芒在黑暗中稳定地亮着,像一颗蓄势待发的新星。
地上,万家灯火,是无数个像陈宇家那样,充满了柴米油盐、孩童嬉闹、长辈关怀的平凡温暖,是灾后重建的安稳日常,是文明扎根于大地的根基。
天上,星火初燃,是“星梭”引擎幽蓝的光芒,是人类向未知深空投去的、充满好奇与勇气的第一簇火苗,是文明渴望探索、渴望超越的永恒梦想。
地上的灯火温暖而坚实,照亮了归途与家园;天上的星火微弱却坚定,指引着方向与未来。
它们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人类文明在废墟上涅盘重生后,最动人的双重乐章——守护家园的温暖与迈向星辰的壮阔。
万家灯火,是此刻的安稳与幸福;点点星火,是未来的无限可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