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风高,杀声震天!刘备营中突然火光四起,乱作一团。士兵们呼喊奔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仿佛人间炼狱。刘备身着单衣,手持宝剑,从营帐中冲出,怒目圆睁,吼道:“到底发生何事?”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无尽的混乱和喊杀。
就在此时,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兵踉跄着跑来,扑通一声跪地,哭喊道:“主公,大事不好!法正将军他……他叛变投曹,还带走了我军机密,此刻曹军怕是已有所行动!”刘备听闻,如遭雷击,手中宝剑险些掉落,“孝直怎会如此?这绝不可能!”但残酷的现实却不容他置疑。
回想起与法正相处的过往,刘备满心皆是信任与期许。法正足智多谋,他向来倚重,却未料到如今竟被最信任之人背叛。心中的愤怒、悔恨如汹涌的潮水,几乎将他淹没。
原来,法正站在营帐外,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可他的内心却如翻江倒海。刘备的仁义曾似明灯照亮他的前路,而曹操的雄才,又像强大的磁石,吸引着他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唉,跟着刘皇叔,前途未卜啊!玄德公优柔寡断,恐难成大事。”法正长叹一声,摸了摸下巴新长的胡茬,暗自盘算,“孟德雄才大略,又深谙用人之道,投靠他,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他想起曹操派人送来的信,言辞恳切,字里行间满是赏识与渴望,甚至暗示只要他肯来,便可与郭嘉、荀彧等顶级谋士平起平坐,共谋大业。这诱惑,对于一个渴望施展抱负的谋士而言,实在难以抗拒。“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建功立业,岂能屈居人下?”法正紧握双拳,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营帐,迅速收拾行囊,将刘备的战略部署、兵力分布等重要机密抄录下来,藏在贴身衣物中。趁着夜色掩护,悄悄溜出营地,朝着曹营方向疾驰而去。“驾!驾!”法正不断催促胯下战马,马蹄声在寂静夜里格外清晰,仿佛敲击在他忐忑不安的心上。他回头望了一眼刘备的营地,心中五味杂陈,知道这一去,再无回头路。
曹营之中,灯火通明。曹操正与众将商议军情,忽闻探马来报,法正来投。曹操闻言,大喜过望,连忙亲自出营迎接。“孝直先生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曹操见到法正,激动得像个孩子,一把抓住他的手,热情寒暄。法正也表现出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对曹操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将带来的机密信息双手奉上。曹操接过一看,顿时喜笑颜开,“有了这些信息,刘备插翅难飞!”当即封法正为军师祭酒,与郭嘉、荀彧同级,并赐予丰厚赏赐,法正心中暗喜。
刘备营中,气氛凝重得如同乌云压顶。自从法正失踪,刘备就心神不宁,如今得到背叛的消息,更是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他知道,法正的叛逃对他的阵营来说是致命打击。
与此同时,远在益州的刘璋收到法正的信。信中,法正将刘备描述成野心勃勃、图谋不轨的奸臣,建议刘璋尽早与其决裂,以免养虎为患。刘璋本就对刘备心存疑虑,如今看到信,心中更加不安,想起之前张松劝他与曹操结盟共同对抗刘备之事,觉得很有道理。“来人!传令下去,立刻与刘备断绝关系,准备迎战!”刘璋一拍桌子,下定了决心。
刘备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闪烁的曹营灯火,心中充满愤怒、悔恨和无奈。“孝直啊孝直,你为何要如此待我……”他仰天长叹,声音悲凉。突然,一个士兵急匆匆跑来,“报!主公,刘璋派兵攻打我们了!”刘备闻言,脸色骤变。
此刻,刘备腹背受敌,马超在葭萌关攻势猛烈,打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仿佛陷入绝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就在他快要绝望之时,营帐里突然出现一个神秘人,身披黑色斗篷,看不清面容。刘备差点吓破胆,手不自觉握紧剑柄。“玄德公莫慌,在下夜观天象,见紫薇星黯淡,知你近日有难,特来相助。”神秘人声音低沉沙哑,却意外让人安心。刘备心里一惊,难不成是老神仙下凡?正想开口询问,神秘人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此信事关重大,望玄德公三思而后行。”说完,神秘人转身就走,消失在夜色中,速度快得像一阵风。刘备拿着信,呆立原地。
夜黑风高,杀声震天!刘备营中突然火光四起,乱作一团。士兵们呼喊奔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仿佛人间炼狱。刘备身着单衣,手持宝剑,从营帐中冲出,怒目圆睁,吼道:“到底发生何事?”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无尽的混乱和喊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