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军营,仿若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烤得大地滚烫,帐篷里的空气仿佛都被点燃,弥漫着一股焦灼与不安的气息。
帐内,韩遂端坐在主位,表面上神色镇定,手中慢悠悠地把玩着一只精巧的玉如意,可那微微眯起的双眼,恰似夜枭的眼眸,闪烁着精明与算计的光芒,心中正为自己的谋划暗自得意。他深知,郭嘉带来的 “闪电战”,看似精妙绝伦,实则是一把能斩断马超锋芒的利刃,只要运用得当,定能让马超这员猛将乖乖受制于自己。
而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曹营,气氛却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来。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将曹操那高大威严的身影投射在营帐之上,仿若一尊巍峨的战神。曹操正俯身凝视着摊开在案几上的一张地图,这地图绝非寻常之物,其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西凉之地的山川地貌、关隘要道,尤其是那蜿蜒曲折的粮道,更是被红笔着重勾勒,仿若一条条流淌着命脉的血管。
“文和,” 曹操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仿若洪钟鸣响,“你且细看,这便是西凉的命脉所在。”
贾诩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近,俯身定睛细看,不禁抚须赞叹:“丞相明见万里,此地处两山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实乃西凉粮道的咽喉要冲。” 他心中暗自惊叹,西凉地势复杂多变,粮道更是隐秘难寻,曹操却能将其精准标注,仿若身临其境,莫非真有鬼神相助?这一念之间,贾诩对曹操的敬畏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一旁的钟繇,虽与荀彧素有旧怨,但在这清晰明了的战略布局面前,也不得不折服于曹操的远见卓识。他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开口道:“丞相此计,堪称绝妙。切断此处,西凉军必将陷入绝境,不战自乱。只是,这等险要之地,需派遣得力之人前往,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曹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而神秘的笑容,仿若早已成竹在胸:“此事,我已有妥善安排。” 言罢,他大手一挥,下达了一道密令。只见营帐外,一支精锐部队迅速集结,这些士兵个个身姿矫健,眼神锐利如鹰,身着轻便的黑色劲装,配备着锋利的兵器。他们如同一群训练有素的暗夜幽灵,悄无声息地朝着西凉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在夜色中被刻意压低,仿若微风拂过,不留一丝痕迹。
再看西凉军营,郭嘉依旧在营帐中滔滔不绝地讲解着 “闪电战” 的精妙之处,口若悬河,言辞激昂,仿若在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韩遂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赞,可眼神深处,那一丝担忧与戒备却愈发浓烈。他深知马超勇猛有余,谋略不足,若真让他掌握了这威力巨大的 “闪电战”,日后自己在西凉军中的地位,怕是岌岌可危。于是,他表面上对马超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暗地里却悄然削减对马超军队的粮草供应,心中打着如意算盘,只等马超陷入困境,自己再适时出手 “解救”,顺势将兵权牢牢掌控在手中。
西凉的烈日,日复一日地炙烤着大地,也将马超的耐心消磨殆尽。军队的粮草供应愈发紧张,士兵们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军心开始动摇。马超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奔走,试图寻找解决之道,可每次都如同撞在南墙上,毫无头绪。他多次召集众将商议,可众人皆面面相觑,无人能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庞德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欲言又止,他心中已然猜到几分缘由,只是碍于韩遂的威严,不敢轻易开口。
“父亲,粮草之事,已火烧眉毛,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想出解决之法!” 马超满脸焦急,大步走进韩遂的营帐,单膝跪地,语气中带着一丝哀求。
韩遂故作镇定,微微颔首,慢条斯理地说道:“孟起莫急,此事我已派人全力去查,相信不久便会有结果。” 他的声音平缓,脸上挂着一抹看似温和的笑容,可眼神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却如同一把尖锐的针,刺痛着马超的心。
马超满心无奈,却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继续等待。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等待他的并非粮草的到来,而是一场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