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血玉迷局

许昌宫大殿之外,夜色深沉如墨,仿若一块巨大的黑布,将整个宫殿笼罩其中。曹操身着华服,身姿挺拔,仿若一座巍峨不可撼动的山峰,伫立在殿前。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冷笑,恰似暗夜中狡黠的狐,在这寂静的夜里,那笑容仿若能看穿一切阴谋与挣扎。“好戏,这才刚刚开锣。” 他低声喃喃,声音仿若从九幽地狱传来,带着丝丝寒意。

殿内,气氛压抑得近乎窒息,仿若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众人的咽喉。汉献帝刘协面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龙袍之下,身躯止不住地颤抖,恰似狂风中摇曳的残烛。他双手紧紧攥着半块血玉,指节泛白,仿佛那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是汉室摇摇欲坠的最后一丝希望。“荀令君,朕…… 朕只能靠你了!” 他声音颤抖,带着无尽的悲凉与绝望,在这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荀彧神色凝重,仿若背负着千斤重担,他上前一步,双手接过那半块血玉。入手,一片冰凉,寒意瞬间顺着指尖传遍全身。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块玉石,更是先帝沉甸甸的遗愿,是汉室最后的尊严,如同一座巍峨大山,压在他的心头。“陛下放心,臣…… 定当竭尽全力!” 荀彧声音铿锵有力,仿若洪钟鸣响,在这压抑的氛围中,试图驱散那浓重的阴霾。

殊不知,他握在手中的,早已不是原本的那块血玉。张让,那只狡猾如狐的老宦官,早已在暗中施展手段,完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戏码。此刻,他正躲在暗处,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呵呵,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曹操轻蔑一笑,笑声仿若夜枭啼鸣,令人毛骨悚然。他拂袖走进大殿,衣袂飘飘,却仿若带着无尽的压迫感。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仿若一张紧绷到极致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曹操大步流星走到中央,身姿矫健,仿若猛虎下山。他环视四周,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仿佛要将众人的心思看穿。“诸位,今日,孤要宣布一件大事!” 他声音洪亮,仿若洪钟鸣响,在大殿内不断回荡。

他一挥手,动作干净利落,仿若指挥千军万马。张让便捧着一个锦盒,小心翼翼地走了上来。锦盒之上,绣着金龙图案,在烛光映照下,栩栩如生,仿若要腾空而起。曹操打开锦盒,露出了那块被精心打磨过的 “先帝血玉诏书”。玉石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其上纹路仿若蕴含着无尽的秘密。“此玉,乃先帝临终前所留,经太史令验证,确为先帝亲笔!” 曹操声音坚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仿若在宣告一个无可更改的天命。

“这……” 朝堂上一片哗然,群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荀彧心中一沉,仿若坠入冰窖,他知道,曹操要动手了,汉室的危机已然迫在眉睫。

“曹贼休要妖言惑众!” 荀彧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了出来,身姿挺拔,仿若苍松屹立。他从袖中掏出一块玉佩,高高举起,动作决绝而果断。“某有完整血玉为证,此玉可证曹贼篡位阴谋!” 他声音激昂,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荀彧手中的玉佩上。只见那玉佩晶莹剔透,仿若一泓清泉,散发着淡淡的血光,在这大殿之中,显得格外神秘。然而,当荀彧将玉佩上的纹路展示给众人时,所有人都愣住了,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只见那原本应该记录着先帝遗诏的纹路,此刻却扭曲变形,仿若被一双无形的大手肆意摆弄,最终竟然汇聚成了一个大大的 “禅” 字!

“这…… 这怎么可能?!” 荀彧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死死地盯着手中的玉佩,仿佛要将其看穿。他明明记得,这块玉佩上记录的,是先帝对曹操的警告啊!

曹操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嘲讽,仿若在嘲笑荀彧的天真与愚蠢。“荀文若,你还有何话说?天意如此,难道你还要执迷不悟吗?” 他声音冰冷,仿若寒冬腊月的北风,吹得人遍体生寒。

荀彧脸色煞白,仿若冬日里的残雪,身形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便能将他吹倒。他知道,自己中了曹操的圈套,陷入了这万劫不复之地。“不…… 不可能…… 这一定是假的!” 荀彧嘶声力竭地辩解着,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仿若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就在这时,伏完突然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身形佝偻,仿若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他走到荀彧面前,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动作缓慢而艰难。“荀令君,老臣…… 老臣这里也有一份证据!” 他声音颤抖,带着一丝决绝,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

荀彧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接过密信,只见上面写满了蝇头小楷,字里行间透露着皇后怀孕的消息。“若能废除禅让,某…… 某愿以全家性命相护……” 伏完声音颤抖,带着无尽的悲凉。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