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玉玺迷局

许昌宫那隐蔽的密室之中,烛火摇曳不定,将墙壁上的影子拉扯得忽长忽短,阴森之气弥漫。曹操面色冷峻,仿若一尊威严的魔神,伫立在密室中央。“谁在那里?”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若洪钟鸣响,在密室中不断回荡,似要将这凝滞的空气一刀劈裂。

话音刚落,一阵尖锐的刮擦声陡然响起,恰似指甲划过石板,刺耳至极,且愈发清晰,仿若有什么诡异之物正沿着墙壁缓缓爬行。曹操双眸瞬间眯起,仿若寒星闪烁,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浓重阴影,令他看起来宛如一只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扑食的猎豹,周身散发着危险气息。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哗啦” 一声,挂毯被猛地掀开,一道身影从密道中疾闪而出,众人定睛一看,竟是荀彧!他面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额头上布满细密汗珠,仿若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卷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文若?你这是……” 曹操的语气中,疑惑、探究交织,更暗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凛冽杀意,仿佛下一秒就会拔剑相向。

荀彧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他缓缓展开密信,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将其递给曹操,声音微微发颤:“丞相,臣有事禀报。”

曹操伸手接过密信,迅速展开,目光如电,扫视着信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他眉头越皱越紧,仿若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着无尽怒火。突然,他的目光如被磁石吸引,定格在四个字上 ——“汉室血脉”。这四个字,恰似一道凌厉闪电,瞬间击中曹操内心,令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死死盯着荀彧,仿若要将其看穿:“这是什么意思?”

就在此时,变故突生!只听 “嗖” 的一声,一支利箭破窗而入,带着呼啸风声,径直钉在密信一角。箭尾仍在微微颤动,其上刻着的 “奉孝” 二字,在烛光下清晰可见。郭嘉那带着戏谑的声音,也随之从窗外传来:“令君这是要效仿董承?”

荀彧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仿若冬日残雪,他万万没想到,郭嘉竟会在此刻现身。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喉咙却仿若被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曹操目光如鹰隼,在荀彧和窗外方向来回扫视,眼神深邃难测,仿若幽深寒潭,令人捉摸不透。他缓缓将密信卷起,收入袖中,随后转身,大步走向门外,冷冷抛下一句:“明日朝堂之上,再议此事。”

第二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挤出水来,压抑之感弥漫。文武百官个个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整个朝堂安静得落针可闻。

荀彧昂首挺胸,立于百官之首,神色庄重,朗声道:“先帝曾托孤于曹公,今若有异心,某愿以全家性命担保!”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仿若黄钟大吕,在大殿之中不断回荡,尽显其忠诚与勇气。不少官员听闻,眼中流露出钦佩之色,然而,也有人暗自摇头,认为他这是在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曹操高坐龙椅之上,面容冷峻,仿若一座冰山,看不出任何表情。他沉默片刻,突然将一枚玉玺 “啪” 地拍在案上,声若雷霆:“好个担保……” 他语气冰冷刺骨,满含嘲讽,“传诏,即日起尚书台改由张让监查。”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张让乃宦官头目,臭名昭着,让他监查尚书台,无疑是将朝廷大权拱手相让,这如何能不让百官震惊。荀彧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万万没想到,曹操竟会做出如此决绝之举。他想要再次开口劝谏,却被曹操那冰冷如霜的目光制止,到嘴边的话又被生生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