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虚实难辨

赤壁战后的长江,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仿若一头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掀起惊涛骇浪。曹操伫立在战船船头,狂风呼啸,吹得他的披风烈烈作响,宛如一面黑色的战旗。手中那封 “孙刘联盟” 的密信,在风中簌簌抖动,恰似一片飘零的落叶,却又似一颗重磅炸弹,搅得曹操内心波澜起伏。

“这是怎么回事?!” 曹操一声怒吼,声如炸雷,滚滚回荡在江面上,惊得一群水鸟扑棱棱振翅高飞,向着远方仓皇逃去。他的脸色瞬间铁青,恰似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仿佛吞下了一只活苍蝇般,满心都是愤懑与狐疑。

郭嘉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气定神闲的模样,羽扇轻摇,不紧不慢地说道:“主公莫急,依属下之见,这或许是孙刘联盟施出的离间之计。毕竟,此信来得太过蹊跷,时机也太过巧合。” 郭嘉一边说着,一边抬眸观察曹操的神色,眼中透着几分笃定与从容。

曹操深吸一口气,强自按下心中那股熊熊燃烧的怒火。他心里明白郭嘉所言不无道理,这封信出现的时机确实可疑。可转念一想,万一这信的内容是真的呢?倘若孙权与刘备真的暗中结盟,那自己岂不是陷入了绝境,成了瓮中之鳖?

“奉孝,你且说说,这世上当真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曹操眯起眼睛,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语气中带着丝丝寒意,仿若寒冬的冷风,让人不寒而栗。

郭嘉并未直接回应曹操的疑问,而是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那笑容仿若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着神秘与睿智:“主公,依属下之见,咱们不妨将计就计……” 他凑近曹操,压低声音,轻声道出自己的谋划,声音虽轻,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江陵码头,一时间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各色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鼓乐齐鸣,欢快的旋律回荡在码头的每一个角落。曹操身着华服,威风凛凛地亲临码头,身旁簇拥着一众将领。刘备也带着自己的亲信,满脸笑意地迎上前去。

“玄德兄,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曹操满脸堆笑,举起酒杯,声音洪亮而豪迈,尽显枭雄风范。

刘备同样举起酒杯,脸上堆满了笑容,谦逊地说道:“曹公过誉了,备愧不敢当。” 话语间,尽显其仁义之态。

“某愿以五千铁骑为质,助玄德守荆州!” 曹操突然语出惊人,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愣,纷纷面露惊讶之色,面面相觑。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狐疑,但转瞬之间,便巧妙地掩饰了过去。他举杯与曹操相碰,朗声道:“如此,便多谢曹公美意了!” 就在刘备举杯的刹那,他不经意间瞥见了夏侯惇腰间悬挂的一块玉佩。那玉佩质地温润,雕工精细,玉佩上的纹路,竟与前几日周瑜密使所佩戴的玉佩惊人地相似!刘备心中猛地一凛,一股寒意自脚底直窜头顶,但他强作镇定,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神色间没有丝毫异样。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诸葛亮独自一人置身于密室之中,室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影在墙壁上晃动,映照在他凝重的面庞上。他手中紧握着一份竹简,竹简上赫然拓印着 “曹魏与东吴密约” 几个大字。竹简上的内容更是触目惊心:“若刘备不从,即刻发兵两路夹击!”

诸葛亮面色凝重,咬破指尖,殷红的鲜血滴落在沙盘之上。他用鲜血在沙盘上缓缓画出三道伏兵线,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好一招瞒天过海,声东击西!看来,这曹操早有预谋啊!” 诸葛亮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却坚定。他缓缓起身,踱步至窗前,望向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仿若翻腾的江海。他深知,这场赤壁之战,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错综复杂得多,自己肩负着蜀汉的命运,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万劫不复。

“孔明先生!” 门外传来张飞那如洪钟般响亮的声音,“俺抓到一个东吴的探子!”

诸葛亮眼神瞬间一凝,如寒星闪烁,快步走到门口,抬手打开房门。

“带进来!” 诸葛亮声音沉稳,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飞一把将一个五花大绑的探子推了进来。那探子身形狼狈,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诸葛亮走到探子面前,目光如炬,冷冷地问道:“说,你是谁派来的?” 声音冰冷,仿若寒冬的霜雪。

那探子吓得瑟瑟发抖,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不敢直视诸葛亮的眼睛。

“我… 我是……” 探子结结巴巴,声音颤抖,几乎听不清在说什么。

“快说!” 张飞怒吼一声,声若雷霆,吓得探子差点瘫倒在地,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