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四君子汤

春日的阳光洒在药园里,人参舒展着翠绿的叶片,享受着温暖的日光。他是这片药园里最尊贵的存在,每一根须子都透着金黄色的光泽,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哼,这些凡夫俗子。"人参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在忙碌的药农,不屑地抖了抖叶片。他可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上品,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这样的身份,岂是那些普通药材能比的?

不远处,白术正挺直腰杆,努力吸收着土壤中的养分。他的叶片宽大厚实,根系发达,牢牢地抓住脚下的土地。作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要药,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哗啦"一声,茯苓从土里探出头来。他生性活泼,最喜欢在土壤中钻来钻去。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他知道自己的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他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喂,新来的,别挡着我的阳光。"人参不满地冲着茯苓喊道。茯苓缩了缩脖子,正要躲开,却听见一个温和的声音:

"大家都是药材,何必如此?"

甘草摇曳着紫色的花序,缓缓走来。他性情温和,善于调和诸药,在《伤寒论》中常有他的身影。此刻,他正用根系感受着土壤的湿度,准备在干旱时分泌甘甜的汁液。

人参冷哼一声:"就凭你们这些下品,也配与我相提并论?"

白术皱了皱眉:"《本草经集注》有云:'药有君臣佐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我们各有所长,何必妄自尊大?"

茯苓转了转眼珠,笑嘻嘻地说:"就是就是,我虽然喜欢到处跑,但也能帮你们疏通土壤呢。"

甘草轻轻摇晃着叶片:"《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我们虽然性情不同,但都是天地所生,何必分什么高低贵贱?"

正当四位药材争论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药园的主人李大夫匆匆跑来,面色凝重。他手中握着一卷医书,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不好了,城中爆发瘟疫,许多百姓上吐下泻,气虚乏力。"李大夫翻动着医书,"需要一味补气健脾的方子......"

四位药材顿时安静下来。人参挺直了腰杆:"当然是用我,我可是大补元气......"

"不行,"李大夫摇头,"单用人参太过温燥,恐伤阴液。《金匮要略》有云:'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需要配伍使用。"

白术上前一步:"我可以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也不够,"李大夫继续摇头,"《温病条辨》中说:'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需要利水渗湿之品。"

茯苓连忙说:"我可以利水渗湿......"

"还差一味,"李大夫眉头紧锁,"《伤寒论》有言:'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需要一味调和诸药的使药。"

甘草轻声说:"我可以......"

李大夫眼前一亮:"妙啊!人参为君,大补元气;白术为臣,健脾燥湿;茯苓为佐,利水渗湿;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这正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四君子汤!"

四位药材面面相觑。人参冷哼一声:"要我与他配伍?"白术皱眉:"与他同用?"茯苓吐了吐舌头:"有意思。"甘草温和地说:"为了治病救人,我们应当放下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