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苏命的包抄战术

萧山河见状,心中大喜。

他立刻指挥着守军发起反击,与苏命的骑兵形成夹击之势。

敌军在两面夹击下,士气大减。

虽然敌军阵型已乱,但人数上的优势依然明显。

苏命深知不宜久战,于是命令骑兵边战边退,利用速度优势与敌军周旋,尽量减少伤亡。

与此同时,萧山河在山海关前与敌军将领展开了激烈的对决,两人都是身经百战之将,战况异常胶着。

刀光剑影中,萧山河的长枪寒芒绽放,仿佛刺破虚空,携带着雷霆之势。

与敌军将领数次交锋,每次碰撞都让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两人都已身受重伤,但仍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武艺,坚持战斗。

他们的对决成为了整个战场上的焦点,也决定了战局的走向。

终于,萧山河的一次猛攻下,敌军将领被击倒在地,失去了战斗力。

随着敌军将领的败退,敌军士气大减,开始纷纷撤退。

山海关的守军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发起冲锋,追击敌军。

然而,当战斗结束后,苏命却发现自己带领的一万精兵几乎全军覆没。

他望着那些倒下的战士,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愧疚。

他知道,这些战士都是为了保护山海关和身后的百姓而英勇牺牲的。

虽然苏命的一万精兵几乎全军覆没,但若是没有他们,萧山河也不可能击退敌军。

被击退的敌军大怒,它们矛头直指后方包夹的苏命军队。

苏命望着身边仅存的少数骑兵,心中充满了沉重与无奈。

他知道,这一战虽然成功地为萧山河解了围,但也让他的军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如今,他们面临着敌军疯狂的追击,生存的希望渺茫。

他咬紧牙关,命令剩余的骑兵迅速集结,准备撤退。

敌军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纷纷调转矛头,紧追不舍。

苏命带领着骑兵,在山林间穿梭,试图利用地形的复杂来迷惑敌军。

敌军的数量十分庞大,他们如同潮水般涌来,根本不给苏命任何喘息的机会。

马蹄声、刀剑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逃亡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