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王春假

再观老九广川王,此人城府极深,平日里为人处世十分低调内敛。无论何时何地开口讲话,都能做到滴水不漏,让人难以从中挑出一丝一毫的差错。每一年的朝贡之时,在众多兄弟当中,广川王既不会像中山王那般锋芒毕露、惹人注目;也不会似长沙王那般吝啬小气、锱铢必较。正因如此,对于广川王,李胤谈不上有多喜爱,但也着实没有多少厌恶之情。毕竟,广川王乃是姨母所生之子,与自己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老十二清河王这边,许是因为常常观看排忧之类的表演,使得他练就了一副风趣幽默的好口才。李胤对待他和胶东王的态度相较于其他兄弟而言显得格外不同些。清河王妙语连珠敬了李胤酒,福语一句接一句,逗的宴席之上众人纷纷捧腹大笑。

老十三常山王,这可是个让李胤倍感头疼的主儿。常山王自小养尊处优,养成了骄纵任性的性子。然而,有趣的是,每当他见到李胤时,却又总能施展浑身解数,撒泼打滚、无所不用其极。面对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弟弟,李胤往往感到无可奈何。

常山王此人平日里确实颇为骄纵跋扈,但对于李胤这皇帝,他可是心知肚明该如何去迎合讨好。只见常山王满脸堆笑地端起酒杯,恭恭敬敬地向李胤敬酒,并说出了一连串长乐未央之类的祝福语。

常山王这一番阿谀奉承之词,让李胤龙心大悦。于是乎,李胤也豪爽地举起手中酒杯,向着下方座位上的各诸侯以及公卿大臣们示意。众人见状,纷纷起身响应,一时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小主,

芷兰又是一夜好眠,第二日醒来先是回了一趟空间。眼瞅着做的曲已经出现菌丝了,她喜出望外,没成想真成了!

有了酒曲下一步就是用粟米酿酒了,她空间里坛瓦罐不多,但是竹节够多。她先在空间酿制了一批粟米酒。

今个全城不戒严,她从空间出来后,洗漱完毕带着李桂香小米和福子,坐着马车去了一趟酒坊。

渭水河上游的官船,等闲之人是无法进入得。曹牧谦给了她一个木制得牙牌,到了码头出示牙牌,守卫码头得士兵恭恭敬敬得请她们进去。

李桂香和小米站在岸边,瞪大眼睛望着眼前这些华丽无比的大船。犹如一座座移动的宫殿,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她们从未想过世上竟会有如此奢华的船只。两人怀着满心的惊奇和忐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甲板。

一上船,她们便被船上的一切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让她们目不暇接。李桂香一边惊叹着,一边忍不住伸出手去触摸船只的木制板墙;而小米则兴奋的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瞧瞧那个。

李桂香不停地摇头,眼睛都快忙不过来了,嘴里喃喃自语道:“闺女啊,你看看这些大官儿们可真是太阔绰啦!咱活了大半辈子,连这样的船都只是听说过,没想到今天竟然亲眼见到了!哎,就算现在立刻死去,咱这辈子也算值!”

小米兴奋地跑到窗边,用力推开窗户,顿时一股冷冽清新的江风吹拂而来。她探出头去,望着远处波涛汹涌的渭河,不禁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阿姊,这渭河比起咱们上水村的那条小河来,不知要宽多少呢!咱们以后是不是就在这儿干活?如果能一直待在这儿,那该有多好啊!我真想在这儿干一辈子活儿!”

芷兰听到小米的话,不禁笑出声来。她缓缓走到小米身边,与她并肩而立,一同望向窗外那奔腾不息的渭水河。尽管江面吹来的风冷冽刺骨,刮得人脸颊生疼,但当她们极目远眺时,看到的除了宽广无垠的渭水河流,还有对岸那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山脉以及青黄相间的茂密山林。这片美丽而壮阔的景色让人陶醉其中,仿佛忘却了世间所有的烦恼。

福子心中则是错愕不已,不知新妇何时有了这么一艘船只.....少主可曾知晓?

芷兰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静静地等待着那两人兴奋劲儿过去。待她们稍稍平静下来后,芷兰方才有条不紊地带领着她们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芷兰领着她们来到一楼,准备生火取暖。不一会儿,一楼便渐渐弥漫起了温暖的气息。随后,芷兰又带着她们下船,一趟又一趟地将河水打上船,并小心翼翼地倒入瓦罐之中,接着点燃柴火,开始烧制热水。毕竟,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如果不用热水洗手,手上很容易就会被冻伤,长出令人难受的冻疮。

接下来,芷兰指挥着大家用温热的水开始仔细地清洗那些瓦罐。值得一提的是,船上设有一个固定的大水缸用于蓄水。然而,要想将这个大水缸填满,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她们花费了好长一段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将那一大缸水给装满了。

等到这股兴奋劲儿彻底消散之后,每个人都已经感到疲惫不堪。尤其是那一趟又一趟地抬水工作,更是让几个人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