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从四德捆绑她

这一股怒气让他既惊且怕,他从未如此情绪外露,难道只因他的新妇这几日对他变得规矩守礼,恭敬有加,勤勉侍奉?

难道她在怨他?怪他?才会对他如此疏离淡漠?

一连十几日两人都只是浮于表面的礼节,如游船之前的相处早已不复存在。

他不明白她究竟在气什么?怨什么?只是一件平常小事,谁家新妇不被君姑训诫?立规矩?

阿母的性子他了解,为人心善只是太过重视女子的行为规范,但绝不会难为她,不会刁难于她。

为何她从那日后变化如此多?不是在生气,又怎么会如此冷淡?

他第一次因一个女娘心生烦乱,甚至无名火起,之后的几日他也干脆的不回曹家。

两人第一次陷入冷战,谁也不愿和谁先说一句,谁也不愿先去解释一句。

明明刚刚萌芽的暧昧情愫,就这样突然的无疾而终,前几日还有说有笑,如今倒像是陌生人一般。

一连几日不归家,她也不在意,没他在她活的更舒心,起码晚上她能毫无担忧的回空间放松自己。

不让她出门,不让她搞事业,让她憋在家里相夫教子……

行啊,老娘怕谁!老娘有空间,能下塘游泳抓鱼,能上山砍竹挖笋,还能下地刨土种菜。

日日都能做些美食犒劳自己有什么不好,不让她喝酒,切,她自己酿酒不行么?

酿酒,这是个技术活,在现代酿酒哪怕是米酒也需要酒曲。

她在现代就很喜欢饮酒,当然不是大喝而是小酌,她喜欢那种微醺的感觉。

所以家里会存一些啤酒、米酒、果酒、烧酒。

她尤其喜欢喝那种甜滋滋的果酒,喝上一小杯就迷糊的感觉真不错。

那日的菊花酒很好喝,很清香,只是没想到会那么有劲。

她在现代时也喜欢酿酒,可她酿的果酒或是米酒都有酒曲。

如今没有酒曲就想酿出酒,她自觉很难做到,毕竟她会的技能真不多,酿酒她就不太行。

空间里有粟米和大麦,依稀记得以前电视里说过这两种都可以酿酒,粟米酒度数比较高,大麦的也不低,麦芽还能做啤酒呢。

酿米酒的步骤她大概是记得,所以泡了一盆粟米和一盆大麦,泡了一天后上锅蒸熟。

蒸熟后的粟米和大麦,放进两个巨人竹的容器里,两个容器她都在下方,掏了一个孔插进一根细细的竹子。

放凉后添上井水,盖上用巨人竹做的盖子,其实这时候应该放酒曲了,可她实在不知道这个年代酒曲是什么样的,只能先这样发酵试试。

想起之前烤肉没有工具,她准备多弄一些竹签子。

除了空间的活,每天早上她起床洗漱完毕,就要去灶房忙着做饭。

对于做饭她是喜欢的,家里的面食平日里都是李庖厨做。

这几日她开始变着花样去研究新吃食,酸崧包子,韭菜蟹黄馅料的角子(饺子)还有馄饨。

李庖厨对她的手艺简直是赞不绝口,每日早上服侍曹远达两口子用餐,曹远达惊叹的连连拍手,每日出门心情颇好。

赵彤华也很是高兴,让初雨又送了一匣子首饰给她。

曹知谦好几日没有回来了,这几日忙碌的生活冲淡了前几日颓废的情绪。

如今想想也是自己太过矫情了,不就是拘在家里做吃食么,这事有什么可悲伤春秋的?

做饭是她喜欢的事忙忙碌碌,下午再看看仓颉作书认认字,一天的时间过得真挺快。

晚上她还要回空间忙碌一番,最后才泡个澡放松一下。

不去酒楼如今想想也没什么,这几天她也反思,确实觉得自己有些洋洋得意,不自觉地竟把现代自己的性格暴露出来,导致曾经注意的那些分寸通通忘脑后了。

她不是轻易暴露自己性格的人,这段日子如此随心所欲胆大妄为,说到底是曹知谦给了她底气。

她一直控制自己不能对他动心,是因为她了解自己,无论前世亦或是今生,年轻时的她对长得帅气个高的男生都没有免疫力。

曹知谦长得真的很帅很帅,这已经长在她的心坎上了,可她时刻谨记灵魂深处的她是个老阿姨,不敢越雷池一步。

曹知谦这段日子对她的纵容,体贴,宠溺,让她既骄傲又满足,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曹知谦是以一个男性的角度在追求她。

这就导致她放纵了自己,在他面前为所欲为,赵彤华训诫她并不冤枉。

真要是按着夏朝的三从四德,她在妇德与妇言之间的确没有做好。

她生曹知谦的气,是因为她觉得被三从四德捆绑住了,而这一切都是嫁给他造成的,如果不嫁给他,她现在还是自由自在的张芷兰。

他不回家她也不在意,只是通过这几日的忙碌,她的心沉淀了下来,毕竟她已经五十岁了,又怎么会是什么都不懂毛毛躁躁的小女生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算她不嫁给曹知谦,她也要嫁给别人,如果是别人那她宁可是曹知谦,毕竟他长得好看,大长腿,对她温柔关怀备至,这不就是好丈夫的典型么?再者曹家的条件比起张家好上太多,这样的生活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她啊就是太矫情,想通了这些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也就没了,日子正常过,至于他什么时候回来?算了强求不得,他消气自然就回来了。

接下来她每日都观察酿的酒,面上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她记得以前酿米酒时偶尔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她特意上网查过,这种是发酵酒水时出的益生菌,是发酵酒水必须要有的东西。

如果只有白色绒毛酿好的酒可以喝没有安全问题,如果长了黑毛或是绿毛那就不能喝了,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

泡完澡出了空间,今夜似乎格外黑,月亮也被乌云掩盖,屋里黑黢黢的,没有蜡烛没有光。

都说古代有蜡烛,可在夏朝蜡烛是王公贵族,和那些极其富裕的人家才会用。

听说长乐街每到夜晚就极尽奢华,蜡烛灯笼能照亮整条街道。

她躺在胡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似乎习惯了曹知谦每日都在西屋睡觉,即使她们之间还隔着一个厅堂,也莫名的让她感到心安。

可一连好多日都不见他的踪影,晚上也不回来睡觉,她心里有些空。

第二日福子服侍她洗漱后,她有些心不在焉的去了灶房,昨夜没睡好脑子有点昏沉沉的。

今日早上做两份馄饨,中午还要和面做馅饼,榆州人很喜欢吃饼,汤饼,蒸饼,烤饼。

汤饼撕成一块块放进汤里吃,她也是按着这个演变做的馄饨,曹远达很喜欢吃,连一向吃东西很节制的赵彤华每次都能吃好几个,这馄饨的皮擀的再薄也比现代的小馄饨皮厚实,赵彤华能吃几个不容易。

中午用温水和面放在灶房旁边温暖的地方醒发,没有酵母你猜她是用什么发酵的?用米酒,米酒发酵不比酵母差,这也是以前在电视上看过,有一期节目叫酒酿馒头,讲的就是如何不用酵母发面。

今日做酸崧还有韭菜鸡蛋两种馅饼,曹远达喜欢吃肉,她想烤点羊肉给他做肉夹馍。

没有铁锅真的很不方便,她作为东北人最喜欢的就是铁锅炒一切,叫来六宝“你今个去铁匠铺打一个铁锅!”

“铁锅?”六宝挠挠头不明白这是个啥东西。

她耐心解释“圆心肚子浅,铁壁要薄,就是一个铁球在上面挖空就行,但是铁球的四周都要薄一些,两边要有耳。”

六宝似懂非懂“新妇咱用这东西做啥呢?”

她眨眨眼“炒菜!”

“炒菜?”六宝见新妇离开的背影再次陷入白雾里,啥是炒菜?虽不解但还是麻溜的去铁匠铺。

下午面发好了,她开始拌馅料,韭菜鸡蛋,这鸡蛋没有铁锅不行,只能换成韭菜肉的。

李庖厨给她打着下手,对这新妇做菜的手法很是惊叹,已经成了问题三百问的代表人。

“新妇,您为何要用这几样熬煮的水放进肉糜里呢……”

“新妇,这面为何要入酒呢……”

“新妇,这面为何与婢子做的不同呢?为何您的面这么软,婢子的面如何这般硬……”

“新妇,这叫什么?馄饨?为何婢子从未听过……”

李庖厨成日有一堆问题问她,她也都耐心解答,能教她的,她一点都不吝啬。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人做事好商量,她会的吃食都是现代上网学的。

可古人的智慧她也不敢小觑,李庖厨能在曹家这么多年,定有她的技艺在手。

多教会她一些,自己以后也能轻省一些。

早上侍奉曹远达夫妇用了饭,她刚准备退下,赵彤华出声留住她“吾今日叫了衣工来给你量下尺寸做两身衣裳,到时你好好选选喜欢什么颜色。”

她行礼“是君姑”!

赵彤华点头“吾看你近日一改心浮气躁之态,进退很是有礼,说话也很有度,妇德妇言你都做的很好。吾想着你若是愿意去酒楼,近日可以去了,家里的餐食有李庖厨你就不必挂心了。”

她不想去所以轻轻摇头“息妇近日在家心绪平和很多,比起在酒楼的心浮气躁,息妇觉得在家侍奉舅姑也很好”。

赵彤华不悦“前些时日禁你足是因你言行欠缺,如今言行规范自当去酒楼照管生意,这是妇功的范畴。”

什么意思?一会让她当淑女木头人?一会又让她抛头露面出去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