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精将广,财大气粗!源源不断的粮草自汝南而来,供养十四城百姓。
可他袁公路的粮也不是白给的,他当即召来杨弘,决意以工代赈,干多少活,吃多少饭。
虽说曹军已将青壮劳力尽数带走,可生逢乱世,本来青壮年也大多被征发当兵。
因此这些城中的老弱妇孺,听闻大将军肯给他们一口饭吃,让他们能活下去,只感念袁公恩德,干活尽心竭力。
在杨弘又一次“主公妙计”的吹捧之下,一十四城中百姓,根据体力、能力不同。
各自分配建设防御工事、碉堡、哨所、驰道、烽火台;修缮水利、开肯荒田、兴办屯田;打造攻城器械、运输物资等诸事。
颍川郡沃野千里,袁术正好借此以工代赈之机,彻底将此地打造成一个稳固的军事、农业基地。
届时大量碉堡、哨所互为掎角紧密相连,前有烽火台报讯,后有驰道源源不断运输兵力粮草,百姓又感念活命之恩,民心所向。
将来别说再打回来收复失地,这座汝等亲手送来的颍川,将会是扼住曹军咽喉,挥之不散的噩梦。
这段时间以来,刘勋领着雷簿、陈兰在前攻城略地,连下一十四城,袁术则在后方治政安民,大兴基建。
有周瑜为顾问,杨弘为执行,袁术设想中一系列“以工代赈”的相关政令,皆在短时间内高效而合理的推行至颍川诸地。
......
也是直到此刻,他终是听闻先锋大军与敌交战的消息。
袁术神色一振,即刻令大军征伐,乘势掩杀,誓破曹贼。
行不多远,便听喊杀声冲天,数百人冲锋间气势滔滔,杀奔而来。
待走近打眼一瞧,那帅旗上写的正是”雷”、“陈”二字。
不是雷簿、陈兰,又是何人?
好贼子!果真反了?
袁术正欲下令,不曾想那雷、陈二人竟策马从部曲而出,急忙赶至近前,目露哀恸之色,不亦悲呼。
“主公,曹军诡诈,我等不幸中伏,以至刘将军身死,我二人特来请罪!”
袁术:???
待听他们讲述事情经过,袁术感觉他对曹军很失望。
雷簿、陈兰就这么几百人,眼睁睁在面前残血而逃,你们怎么忍得住不追?
但凡出城来追,不消片刻,他就能率大军赶到,为英勇就义的雷、陈二将誓报此仇。
看来送人头这事,还得请那位马弓手来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