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回燕京?
一想到那场景就打了个寒颤,打死他都不愿意再上那种塞满了“沙丁人”的铁皮罐头。
而且还是起点站到终点站,那得熬多久啊!
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还得想办法。
刚好这会又来了别的客人买票,许大茂看得真切,心中一动已经有了计较,便出了大厅,站在门外候着。
眼看着那人领了票,又领了个登机牌,准备去航站楼,许大茂过去跟他打商量,提出5块钱把他的介绍信买来。
那人是去魔都出差的,虽然买了票,但还得回来,介绍信还有用,不能卖。
许大茂只得在门外等着,看有人买了票便上前搭讪。
轮到第三个人终于成功,那人买完机票,介绍信就没用了,便同意卖给他。
出售票厅找个地方坐下,背靠着墙,一会就进入了梦境。
一出现在客厅就立马出门,在街上找了一家文印店。
直接用介绍信原件扫描,把手填的文字和印章去掉,再用相同规格的纸打印。
特地让印了10张留着以后备用,免得要去现开。
印完又找个雕章的店铺,按介绍信上的图样刻了两个章,往上一盖。
再拿黑色钢笔一填,搞定。
那刻章的老师傅在一边看着奇怪,问道:“老板,你这是干嘛用的,没听说过现在买机票还要介绍信的,而且日期还填的66年。”
许大茂拿出两张介绍信比对了一下,也就纸张颜色稍微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其他的完全没什么区别,足以以假乱真。
“拍年代剧的剧组用的,谢了啊。不过我还得把它做旧点,不然看着不像。”
说着轻轻揉搓了一阵,又折出一道痕迹来。
那老师傅竖起大拇指:“您可真够仔细的,这种细节都一丝不苟,那剧一准差不到哪儿去,叫啥名,我以后瞜瞜。”
叫啥名呢?既然是四合院,里边又住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孩子......
这货信口胡诌道:“那部剧就叫《情满四合院》。”
那老师傅还在那兀自点头,自言自语道:“这名字不错,一听就是咱们老燕京的胡同味儿。”
许大茂也没心思跟他侃,交了钱直接走人。
离家近三个月,许大茂已是归心似箭,迅速找地方脱离了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