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带着秦光誉来到巷子口一餐馆,还是他刚刚重生回来吃的那家。
男人嘛,总对“第一次”比较情有独钟。
点了4个菜,等菜的功夫秦光誉问道:“许哥,叫我过来是准备让我去您那上班?”
“没错,招待所以前纯属混日子的,一年到头尽亏钱。我上任了给整顿了一下,先从配套餐厅这一块弄起,所以后厨那边需要增加人手。”
说完许大茂喝了口汽水,见秦光誉颇为沉稳,只是默不作声地听着,便有些满意。
“我知道厨房的活你也不会,我准备安排你当采购员,到时候给你配辆三轮车,只负责采购,账目方面只跟我交接。”
“好嘞,我爸说了,让我一切听您安排。”
“这就对了,来了就是燕京人,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二人又聊了一会秦京茹的事,许大茂才知道那丫头居然在学习《三字经》。
许大茂想起那傻妞背书的样子就感觉好笑,她是那块料吗?
“三字经要背倒是不难,关键是那意思她能弄明白吗?”
“叔爷在每一句段后面都写了通俗易懂的注释,如果有不懂的她也会去问叔爷的。”
“是吗?看来你们叔爷挺有文化啊,跟我们院的三大爷比不知道谁高谁低,下回去你们村可以去拜访一下。”
阎老西算计归算计,文化底蕴还是有的,现在资讯不发达,能把三字经给读透就挺了不起了,把“苟不教”理解成“狗不叫”的人多的是。
不管怎么说,秦京茹能多学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挺好的。
没一会窗口就在喊叫菜好了,秦光誉忙起身去端。
吃完饭许大茂便带秦光誉去招待所认门,要来介绍信,盖上招待所的公章,等会去人事科用得上。
又给开了个临时工批条,秦光誉也能认字的,看批条上面明确写了红星公社,第二生产大队和自己的名字,顿时感觉自己成了半个城里人了。
为啥说半个呢,因为只有成为正式工才能把户口迁到城里,吃上商品粮,临时工要吃饭,理论上只能从村子带粮食到城里来吃,不然想买个油饼都买不到。
不过在招待所上班就不需要考虑这些,本所职工可以在招待所餐厅就餐不需要粮票。
开好批条二人又去了人事科,把介绍信和工作批条存档,结果办工作证需要相片,没办法只得带着秦光誉出去照相,等办好证秦光誉就已经是轧钢厂的一员了,可以自由进出。
一通忙活完已经快4点,许大茂看时间不早了便给了他20块钱和一些工业券,让他自己随便找个百货商店去买些盆桶之类的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