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安然详细标注了一些关键数据之后,他依照图纸上的尺寸进行了记录。
虽然李安然外来的身份可能引发一些猜忌,但是在现任村长的支持下,所有正规流程依然得到了妥善处理,避免引起误会。
相反,村支书认为这设计非常精美。
完成全部手续后,他们共同签署了一份简化的协议,各自保留一份副本。然后…… 村支书立刻出门召集人们前来卸粮!
当听到即将搬运粮食的消息,不仅是健壮的劳力们来了,村里凡是可以动的人都纷纷赶来了。没一会儿,满载粮食和咸肉的一车物资便顺利卸货。
这一次李安然没再帮忙,反而让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超凡之力。300斤的面粉他竟一只手拿着走,想一想都令人感到惊异。
等李奎勇听到消息赶到现场时,大多数粮食已经被卸下了。他问道:“安然,你怎么把这些粮食运来了?”
“这不是白干的,我要在这里找一个地方做一些农业科技研究。”李安然递给李奎勇一根“大前门”香烟,并补充道:“顺带说一句,之后我会向村支书提议,调你们十个知识青年过来帮我。”
“好,没有问题。”李奎勇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但李奎勇也不是全无思考,他心中明白在这个穷困的村庄能够进行的是农业方面的工作,自然不必担心会出现其他问题。“太干脆了!”李安然笑道。
处理完与村支书的事宜后,李安然婉拒了在他家吃饭的邀请,开车与李奎勇返回知青住的大院子。院子里总共有三间窑洞,分别为女生、男生各一间,还有一间作为厨房、餐厅和仓库。至于厕所——遗憾的是并没有!这里只有马桶,每天都需专人清理,且不能随意倾倒,因为这些都是肥料。
这个地方本来土地就贫瘠,又买不起化肥,只有通过这种原始的方法来增加土地的养分。
当李安然和李奎勇回到大院子时,其他的九位知青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有人已经取出了两条之前获得的腌肉,显然中午打算做一顿特别的饭菜。
“李安然,一路上肯定累了,先尝尝我们老家的特产。”秦岭说罢端上了一盘特殊的“花麻”。
这不是小麻花,而是关中地区特有的“花麻”。
这东西不仅限于天津有,关中也有类似的制品。这让李安然想起了原剧情里,钟跃民曾带着郑桐来这里找过某个人,而这次款待的美食清单中就包含了这样的麻花。显然,这不是当地现制的,而应该是有人从远方带来的或寄送来的。
“谢谢。”李安然接受了这一份热情的赠送,品尝了一口后评价说。“真好吃。”
秦岭点点头:“味道不错吧?”
“嗯,很好。”说完,李安然而开始卷起袖子,“今天中午蒸馒头来不及了,不如我们做些面饼如何?这方面我还挺擅长的。”
一开始大家对李安然的厨艺有些半信半疑,毕竟身为县长千金的丈夫,家庭条件优越,家里用的都是最好的东西,就连运来的粮食也是成车的,肉也是整袋地运送。
但看着李安然而熟练地和面,又着手做饼,所有人都意识到他绝非只是夸夸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