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无比满意!

不论是从外表到内涵,还是言语到行为,李安然的各个方面都让徐爱云极为赞赏。

正因为这般满意,李安然受到的对待也大有不同。

“小安啊,一路辛苦了吧,赶紧休息一下,事情晓晨会帮忙处理的。”

“小安啊,你是从京城来的,可能不太习惯我们这里的饭菜,中午婶婶特地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小安啊,这地方风大又干燥,记得多喝水,我在水里加了些许糖。”

对于徐爱云的体贴关怀,李安然礼貌而周到地回应,始终保持着礼节。

在享用甜水之际,李安然而又有耐心地逐一回答了徐爱云的所有问题——既有家庭琐事,也有他过去的生活情况,更少不了未来的打算。

“婶婶,我是这么打算的,”李安然坦诚道,“我现在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在岗子村担任‘八五七’工作,我打算再多待一段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76年时,我想带着润叶回到首都。”

“万一进展不利,再多停留一些日子也行,但是无论如何,最晚不会拖过七十八年后,我就回归四九城,展开新的生活。”

“你为啥还要回去?”一边的田福军突兀地问道。

“回去咋不行,我要说呢,回去正好!”徐爱云斜瞥了她丈夫一眼,辩解道:“虽然岗岗营子景色宜人,可到底偏僻,地处偏北,一到冬天寒冷刺骨,咱们叶子这么个娇弱人,还是要到四九城去住得好。”

田福军望着妻子有些无奈,他只是想问个明白的事情怎么就扯到了这儿?

幸亏李安然机灵,迅速把话题接手,帮田福军避开了晚上被妻子念叨的一番责难。

“伯父,伯母,我来岗岗营子是为了响应上头的号召。”

“主要是为了受到农村和工人再教育的机会,同时我也希望能为此地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随着原材料矿石的发现,岗岗营子在生产自制品砖和水泥方面已经能够自给自足。”

“长毛兔和肉兔的繁育工作一直在稳健地推进,县上和镇上也都以岗岗营子为中心,推动附近的村庄共同发展。”

“对于杂交肉猪的研发也非常顺利,这种猪对环境与气候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且长得特别快,即便是在普通饲料条件下,从出生到出栏也只需约六个月。”

“若配合使用我专门为此杂交猪研发的复合肥料,每年出栏两次绝对是轻松的事。”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目前杂交猪的数量太少,且繁殖能力比不上月月可产的肉兔和长毛兔,因此要想大面积推广还需一些时日。”

“在我离开之前,我已经安排岗岗营子挖掘了三个鱼塘,利用那里天然的查干哈河水域,从事人工养经济鱼种及本地特产品——林蛙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