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新设备包括翻转犁、旋转耕作机、深层疏松机、田间整理机和开沟机等。尽管听起来高科技含量很高,但实际上构造相对简单,主要还是依靠人力驱动的小型拖拉机运作。若没有拖拉机供应动力,这些设备仅是些大型无生命体。当然,作为金属制品,它们回收熔铸也有一定价值,不过李安然显然更注重它们当前的用途而非此。

因考虑到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这些设备并不会被列入日常生活教育的内容中。老支书选择了几位合适的居民来接受李安然而教授的技术培训,专门从事机械的操作和维护工作。

借此机会,李安然也着手于岗岗营子的整体重新布局,因此开垦梯田的工作暂缓执行。他与老支书及一群青年志工——例如田润叶等人,共同耗费了近三日,详尽测绘了一张该地区的精确地图。

基于这一地形数据图,开始了新岗岗营子全方位的重建规划。在这个游戏化设定的世界中,无论是重建一个大型村庄还是构建一座城市,李安然几乎不用花费过多时日即可实现目标。他所拥有的超凡建设技能使得无论任务大小,在材料充分的情况下,都能先完成零部件制造,接着迅速组装,即便是宏大如城堡的建设项目,亦不过几天即可完工。

然而这里的“竣工”主要指的是外观建设层面,诸如内部装饰和家用物品还需后续逐渐补充完善。现实生活中,由于无法透露自身的非凡力量,李安然只能带领村民们一点点努力实现愿景。

这个名为“新型岗岗营子”的项目首阶段任务是开垦和平整一块用作新区开发的地块。这项任务表面上似乎简单,实则难度极大且劳动强度颇高。

虽然选定适合的新居地点相对容易,李安然很快便圈定了范围,但该地点非仅不是平坦之区,反而覆满了植被,地下亦藏石。因此要将此地完全清除平整成可用空间非常具有挑战性。即便一贯全力支持李安然的老支书,在听完这第一步所需的庞大工程后也不由得萌生了劝李安然放弃这一宏伟想法的心思。

起初,李安然确实头疼不已,甚至考虑过不再麻烦自己,就在村里平安度日,直到改革开放,不,哪怕是等到恢复高考也好,那时候她就能返回四九城,真正开始她的辉煌人生,不必如此疲惫。

然而,正当她打算放弃的时候,田润叶来访了。“安然,听英子说你最近遇到难事了?”田润叶问道。

“是的,确实有些麻烦。”李安然无奈地点了点头。虽然她也明白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着实令人郁闷。

她不能责怪老支书等人,毕竟工程规模太大,除非能够得到镇上甚至县里的帮助,不然仅凭村民的人力确实很难。村里的老乡都有自己的事务要处理,如果参与劳动的人少,工程会拖得更久;如果参与的人多,又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事情。

“还是因为规划的事情吗?”田润叶说着晃了晃手中的饭盒,“我煮了些绿豆汤,放凉了,喝点消消火吧。”

“好的,进来坐吧。”李安然点了点头,自然不会拒绝田润叶的好意。

自从成为学校的体育老师和生活实践课老师后,尽管李安然在常规情况下还是会开车回到林场休息,但她为了照顾学校旁的养猪场,偶尔也会留宿在学校。幸运的是,当初设计学校时已经考虑到这方面的需求,宿舍楼还有一些空余房间,李安然就占用了一个,这里既可以作为夜间的休息地,平时还能用来做一些研究工作。

两人进入房间后,可以看到这间方形房间被分成了两部分:里侧是一张炕床和一个放置在炕床顶部的小柜子,外侧是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

最吸引人注意的,是房间 ** 桌上放着的那个小巧的沙盘。没错,除了地形图和效果图外,李安然还制作了一个沙盘——岗岗营子的沙盘。

即使这不是田润叶第一次看到这个沙盘,但每次再见到时,她的眼中总会闪烁出一丝敬佩之情。她深知李安然与那些只会空谈,实际连地都不会种,准确说是分不清五谷的书呆子完全不同。

如今,整个岗岗营子的村民都知道,李安然已经接替半退休状态的葛二炮,成为十里八乡最出色的猎手,无人能出其右!除此之外,砖窑、水泥窑、肉兔和长毛兔的养殖,这些项目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带来了显着的变化。镇上的机械加工厂,也是在李安然的全力推动下才建立起来的。

这样既有知识、又有文化,并且实际能力极强的人,谁又能不敬佩呢?田润叶自认见过不少有才华的人,即使是童年玩伴孙少安也无法与李安然相提并论。

准确而言,李安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