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住宿安排在镇上唯一也最优质的一个招待所,餐饮洗浴全部免费,费用全由镇上承担。

镇领导们如郑主任一行人则以惊人的速度,把车队带来的那些机器、工具、原料分配完毕。

还好他们意识到不能太贪心,毕竟大家都明白李安然在这个项目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岗岗营子村也得到了许多好处,例如承诺给他们两台重型三轮货车,其中一台还归在李安然的名下,虽然产权属于村庄,但李安然拥有使用权。

按郑主任的意思,除非李安然自己愿意,否则任何人都不得动这辆车的主意,胆敢出手的人必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不是开玩笑的,李安然简直是财神到访,未来更多的福利都指望他呢。

谁敢阻挠这个帮助项目的进展,谁就会成为镇上最大的恶棍,必被重罚无疑。

有了这样的保障,李安然后来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车辆划入了个人名下,毕竟比起骆驼车,开车显然更为便利。之后他还计划秘密改造车辆,外观保持不变,但是内部会更加舒适。

这批由轧钢厂提供的设备、工具以及原材料,大都已经被镇上接管,因为这些都是岗岗营子村实际上用不到的。

之前那些跟郑主任一行乘坐火车提前到镇上的技术员,已经在镇方的大力支持下转变为教师,向镇上选 ** 的一群预理工人员教授知识。

开始时主要讲解理论,随着车队的到达,培训迅速转向了实际操作。

然而这不仅仅意味着马上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还要从建造厂房、安装和调整设备着手,厂房完工、设备调整完成后,还需跟随着轧钢厂的技术员进一步学习实战经验,直至熟练掌握技巧才能上岗工作或继续深造。

当然,单凭这批从轧钢厂得到的设备、工具和原材料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加工厂的运营,为此郑主任他们也是费尽心思,竭尽全力帮助工厂,以确保这项合作成功并争取更多的政绩。

相比之下,岗岗营子村则显得更加平淡些。

砖窑和水泥炉始终处于运作状态,尽管产品大部分都需供予镇上处理掉,但整体来看这是一笔有利无害的交易。

251 年前停下的学校建设项目并没有因李安然的缺席而停滞不前。毕竟,设计图已经确定,地基框架也基本完成,剩下的都是一些常规施工,村民并不会因为李安然不在场而无法继续进行。

所以,当李安然重返岗岗营子时,村里的学校已经基本建成。这已经算是拖延了一些时间,主要是烧瓦过程遇到了几场雨雪,不然早就竣工了。

看到那一排排砖混结构的瓦房,不仅仅是李安然感到非常满意,村里的居民也都很高兴。毕竟学校属于村里的一部分,受益的是孩子们,这也是工程进展迅速的原因之一,即便是李安然不在现场,大家也不会偷懒。

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谁会舍得偷懒呢?这个好消息传开后,周围村庄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得眼睛发红。要知道,学校在那时候只有镇上和县里才会有,而现在小小的岗岗营子竟也有了自己的学校,怎能不让人生妒!

因此,这件事让不少村支书遭到了村民的指责,尤其是象牙村的李支书更是郁闷不已。毕竟象牙村与岗岗营子直线距离最近,同样有知青驻扎,但却没有建起学校,甚至连孩子们上学都是难题。

老话确实有道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岗岗营子的榜样作用下,李支书在村子里被老一辈批评,在镇上也被领导批评,他的心情又能好到哪里去?

再郁闷也没用。李支书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激励知青们努力一些,但连他自己都不积极,怎么能期望别人会积极?这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