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全新的主意,秦淮茹此刻观察张翠花的心态显然与以往不同了。
借助这次做饭交谈机会询问了对方家中的基本情况。得知对方虽然也是名丧偶女性并还有一个患病在身已经被送出的孩子后更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这样就可以说毫无牵挂之人了。
当然现在谈这些事情还是有点太早了些因此并未深究。秦淮茹仅聊及了些有关棒梗及其他插队知识青年的事宜。
一番问询结束之后,在两人的共同劳动协作之下完成了晚餐准备。虽然不算丰盛,但也差不到哪儿去。
使用玉米面与白面混合制成的大饼子口感远不及精粉制作之佳肴,然而总强似纯玉米粗粮制成的窝头许多倍。
桌上放着一条用豆瓣酱烧煮过的胖头鱼,体型不算特大,大致接近一斤重而已。这是一种常见的东北水域产物——花链。
在炖胖头鱼时,锅边还贴了一圈半发酵的玉米面饼子。切片的咸肉也上锅蒸熟了,配上腌萝卜、酸菜和一碗白菜蛋花汤,这样一来,便凑成了四菜一汤。
秦淮茹在被贾张氏长期压迫下,早已习惯了家务,不难发现张翠花也是个熟练的家庭事务能手,尤其是厨艺着实不错。最让秦淮茹震惊的是这边的生活水平,不提那二合面馒头了,居然还能有两个像样的菜。四九城里,也就春节才有这样的饭食,莫非东三省的生活竟如此富饶?所幸张翠花也很聪明,就在饭间详细解说了食物来源:全是为了棒梗养身村里人送的慰问物。
这一点,棒梗那里确认了真实性。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吃二合面馒头,佐以腌萝卜,泡点酸菜汤已是相当丰盛。尽管如此,在此吃饱肚子不成问题。而现今因装生病养伤的棒梗每日有鱼肉类的食物也是奢望,毕竟是困窘之日。但是鱼就不一样了,毕竟查干哈河近在咫尺,还有一条分支穿过附近村庄。冬天农务减少后,孩子们常去捕些鱼。
寒冷当然是难以避免的,但比起饱暖之需,这点严酷又算什么?从小到大,哪个村里的人都没有这样的经历?捕鱼摸虾这样的本事从小就扎根心灵。张翠花自己是不会去捞的,但她可用东西交换。有时是干粮,或者是一包瓜子花生,偶尔还会有甜食糖果作为替代品。对那些小男孩们来说,捕捞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事,而零食却不是随想随能获取的。
张翠花把所有馒头留给了棒梗和秦淮茹,她自己只取了一些锅边上的贴饼。尽管这些饼的口感有点 ** 喉咙,但由于吸足了鲜美的鱼汤,并加上边缘部分煎至焦香酥脆的部分,味道还不错。
六枚混合面馒头中棒梗自己解决了四个,同时,大半个炖鱼他也没放过,只是嫌鱼刺太多。至于那盆咸猪肉,他同样吃掉大半。秦淮茹仅分到两个馒头,不过这里东西都大份量的,又吃了鱼片并从儿子那里分得了些许腊肉,再来一碗热腾腾的白菜蛋汤,整体下来她的饮食也算令人满意。
吃完后张翠花照例开始收桌,“我来帮助一下吧...” 秦淮茹客套地说道,但棒梗早已司空见惯,拉着她离开了:“妈, 别理她了。让她做去,走,咱俩聊点事。”
看见母子俩走开的背影,张翠花目光中略现几分冷漠:"想过完了就想溜,哪有那么简单?"
秦淮茹母子二人还不知道自己日夜防备却出现了疏漏,完全没有意识到张翠花实际上并不像外表那样顺从。
“妈,给我钱!”一进门,棒梗就伸出手。
“你天天就知道要钱,前几天不是才给了你不少吗?这才过了几天又来要?”秦淮茹看着儿子理直气壮的样子就火大,“我说你,才来了几天就 ** ,就不能老实点吗?”
“妈,你不知道,我刚到这边就被那两个知青欺负了。”棒梗马上开始诉苦,“他们来了就翻我的包,吃的东西用的东西都被拿走了,甚至连我的钱都被抢走了。”
“什么?你为什么不找李支书处理?”秦淮茹一听就不乐意了,通常都是他们欺负人,居然还有人敢欺负到他们头上?
“妈,我也找过啊,可没有证据人家怎么能处理?”棒梗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才来这儿几天,难不成一开始就闹得不欢而散?我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可是那500块钱就这么没了?”秦淮茹心疼得厉害。“没办法啊,外来龙也敌不过本地蛇。”棒梗依旧在装可怜。
他知道妈妈这次不远千里过来,身上必然带着一笔钱,不是小数目,此时不假装受委屈何时要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