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锦衣卫露出獠牙,震慑京都

乾帝二十五年,五月

京都,暖阳洒落在巍峨的城墙之上,却驱不散各皇子府内那股凝重的气息。此时,各个皇子府中一片寂静,唯有书房内偶尔传出纸张翻动的簌簌声。

大皇子正悠闲地品着茶,手中的书卷随意摊开在案几上。当他的贴身侍卫匆匆而入,将一封密信呈到他面前时,他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展开信件,不过寥寥数语,却让他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落在地,茶水溅湿了他的衣袍,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

二皇子府中,二皇子刚从校场练兵归来,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听闻幕僚有请,他大步迈入书房,接过那封来自暗处眼线的消息。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紧紧攥着信纸的手因用力而关节泛白,怒声吼道:“这九皇子,莫不是失心疯了?竟敢出此下策!”

三皇子向来沉稳,此时正对着一幅山水画卷若有所思。小厮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递上信件。他的目光缓缓从画卷上移开,落在信纸上,眉头越皱越紧,良久,长叹一声:“与全天下为敌?他究竟意欲何为?”

而在九皇子府不远处的四皇子府,四皇子本在与几位门客高谈阔论诗词歌赋。收到消息后,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手中的折扇也不自觉地停住,半晌才回过神来,苦笑着对众人道:“诸位,今日怕是没法再谈诗了,这九弟,怕是要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啊!”

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京都的皇子们之间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那个平日里看似温和谦逊的九皇子,竟做出这般惊天动地的决定,一场风暴似乎正悄然在这看似平静的京都城上空汇聚。

礼部尚书张大人文质彬彬,平日里总是气定神闲,此时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手中的朝笏“啪嗒”一声掉落在地,整个人瞠目结舌,嘴巴大张,半晌合不拢,脸上的震惊已然凝固,呆若木鸡。

户部侍郎李大人与身旁的同僚对视一眼,彼此眼中满是惊恐,平日里的圆滑世故全然不见,只剩下本能的恐惧。他们就这样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仿佛只要一开口,就会被这即将到来的风暴吞噬。

而那些平日里行为不端、手脚不太干净的大臣更是惶恐不安。工部郎中王大人,家中私藏着不少来路不明的财物,还曾多次在工程款项上动手脚。得知消息后,他整日里提心吊胆,犹如惊弓之鸟。坐在家中的太师椅上,也是心神不宁,眼睛时不时地望向门口。

哪怕是窗外的风声大了些,或是门口传来小贩的叫卖声,他都会吓得浑身发抖。只要一听到门外有丝毫风吹草动,便会条件反射般地站起身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生怕下一刻便是那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前来敲门问罪。

吏部员外郎赵大人也是如此,平日里收受的贿赂清单都能堆满半个箱子。这几日,他连门都不敢出,将自己锁在书房里,茶不思饭不想。每当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他就会紧紧握住桌角,呼吸急促,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在这人人自危的朝堂局势下,大臣们的命运似乎也随着九皇子的决定,被卷入了一场未知的惊涛骇浪之中 。

朝堂风云突变,九皇子的举动让大臣们人人自危,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怀疑,许多大臣绞尽脑汁,开始精心乔装打扮起来。

户部侍郎周大人,他身形高大,平日里身着官服,器宇轩昂,在朝堂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如今,他站在铜镜前,满脸愁容,手中拿着一顶略显破旧的假发,手都微微颤抖着。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官帽摘下,把头发梳理整齐,然后戴上那顶假发,假发的颜色黯淡,还有些凌乱,和他往日油亮顺滑的发髻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他又从衣柜里翻出一件平民百姓的粗布衣裳,那衣裳质地粗糙,颜色灰暗,穿在身上十分不自在,但他也顾不上这些了。穿好后,他对着镜子左看右看,总觉得哪里还不够像,又在脸上抹了些灰尘,让自己看起来更沧桑些,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另一边,身形娇小的吏部郎中林大人,则选择扮作普通妇人。她坐在妆台前,对着镜子仔细端详自己,随后拿起胭脂,手忙脚乱地涂抹起来。由于太过紧张,她的手一抖,胭脂差点打翻,好不容易涂好胭脂,又觉得颜色太艳,不符合普通妇人的装扮,只能又擦掉重新来。画好妆后,她穿上一件朴素的碎花裙,还戴上了一块头巾,将自己的脸遮去大半,看着镜子里完全陌生的自己,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一切准备妥当后,这些大臣们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趁着夜色,悄悄摸摸地前往蔡相的府邸。他们像做贼一般,低着头,脚步匆匆,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生怕引起旁人的注意。到了蔡相府前,他们站在门口,犹豫再三,才鼓起勇气递上一份份厚重的拜帖。这些拜帖里,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珍贵的古玩字画,每一份都代表着他们对蔡相的讨好与祈求,希望这位在朝中权势滔天的蔡相,能在这混乱的局势下,给予他们庇护,或者为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能在这场风波中全身而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寒风凛冽,如刀子般刮过京都的街巷,也刮在那些心怀忐忑的大臣们的心头。大臣们怀揣着最后的希望,乔装打扮后,陆续来到蔡相府邸前。本以为能在这关键时刻,从蔡相那里寻得一丝转机,却未曾料到,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如坠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