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一本经书两神功,最强武僧今落魄!

果然是“人走茶凉”“久病床前无孝子”“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这玄澄的禅房不仅非常偏僻,而且逼仄破旧,窗户纸都破破烂烂。

禅房里,玄澄面前的饭食,也非常简陋,甚至有些发馊。

而玄澄面色蜡黄,靠着墙壁打坐,身上的袈裟都褪色了,可见是很多年没有换新袈裟了。

这一切,都不符合少林寺玄字辈高僧的待遇。

少林寺可是嵩山附近最大的地主,对周围百姓可持续性竭泽而渔这方面,那是非常强的。

少林为什么养武僧?

就是为了收租啊!

不交租?十八铜人把你吊起来打!

别个家不知道,反正乔峰他们家,当年玄慈给了乔峰养父母一百两银子,结果到乔峰小时候,乔家穷的买不起刀,也看不起病。

一百两银子在宋朝的购买力,是非常坚挺的。

要知道,即便是物价最高的汴梁城,普通人一天收入的上限是一百文左右,个人最低生活需求是一天十文,猪肉大概就二十几文一斤。

在嵩山,生活成本就更低了,普通人一天能挣二三十文,是不错的收入了。

而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两贯钱,也就是2000文钱。

一百两银子,就文钱。

可在汴梁都够过好多年了,何况乔三槐又不是不劳动。

但没几年,乔家又返贫了。

只能说,这少林的剥削力度,连慕容复看了,都直呼您才是带资本家,我还是太怀柔了。

因此少林寺是非常有钱的,少林玄字辈的僧人,也都享受优厚的待遇。

但玄澄这待遇,明显是严重缩水,有巨大落差啊!

慕容复正要进去和玄澄谈一谈,却听见远远有人走来的脚步声,这里地处偏僻,是少林寺的犄角旮旯,专门有人来,肯定是来见玄澄的。

慕容复便躲在一边,看见一个脑满肠肥的僧人,笑呵呵的走进了玄澄的屋子。

“玄澄,哈哈,我少林两百年来最强的武僧,精通十三门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武学天才,现在感觉如何啊?”那胖僧人进门后,便讥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