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两万五千人左右一年的口粮
粮库为何损耗如此严重的问题已经不得而知了。
可能是被盾座族搬空了太多,也可能这就不是个满仓。
答案就如同风中沙被彻底的埋葬进时间的长河里了。
可这对营地来说,却不是任何问题。
因为经历一场大战后,为了得到这些粮食。
经查,算是还未死去的伤员,男性也只剩下二百七十人,六支战队出发,六百人只回来二百七。
近六成的伤亡率,一时间让在营地留守的人员彻底噤声。
因为这意味着两个人出去,只回来大半个。
连一个整人都够不上。
女性只有一百一十人。
其中还有七十二人是奴隶。
全加上也就三百八十人。
两千多吨的粮食,三百八十人无论怎么吃,都够。
在已经入冬的这个时节,李仙营地的粮食危机彻底解除。
而死去的人,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过渡,在惊骇,在震撼,也都过去了。
因为连尸体都不存在,慢慢的好似那些人像从没有来过这个世上一样。
他们如同那些死于地震的人一样,默默无名,区别只不过是多活了一段时间。
只有营地的登记手册上还记录着那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名字。
可逝者已逝,活人还得活着。
大乾历,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日。
整个营地只有大厨房在生起炊烟,其它所有地方都是静悄悄的。
一个月高强度连轴转,除了李仙没什么感觉外,其他人都累惨了。
一觉睡到昏天暗地是正常情况。
事实上,不止整个营地静悄悄的,就连整个天地仿佛都静悄悄的。
世界太大了。
别说李仙这个营地了,就连云海城也只是大乾一角,而大乾也只是亚欧大陆上的一角。
而亚欧大陆,也只是蓝星的一角。
曾经有互联网,有飞机,有高铁,有轮船。
在名为科学的帮助下,人为的把世界空间缩小了。
所以世界在二十一世纪有人起了个名字,叫蓝星村。
理论上来讲从南极到北极,有航班直飞的话,不考虑其它因素,有22小时就足够了。
但这一些都是在以损害蓝星的健康下才能达到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