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韩母的回忆录1 穿越者独孤求败

黄昏时分,落日余晖洒在小镇的街道上,将斑驳的光影投射在石板路上,微风轻拂,带着远方山林间隐约的草木清香。

在路边一个简陋的酒摊前,一名身穿青袍的男子翘着腿坐在木凳上,懒散地靠在椅背上,背后斜挂着一个酒葫芦,指尖轻轻敲打着桌沿,发出“笃笃”声响。

他举起酒杯,微微晃了晃,看着其中琥珀色的酒液映照出夕阳的光晕,随即一饮而尽,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显得漫不经心,仿佛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此人,正是独孤求败。

酒香弥漫,街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偶有小贩的吆喝声传来,但在这喧嚣之中,独孤求败却独自沉浸在他的酒里。

然而,他刚要抬手将最后一口酒饮尽,忽然眼角微微一跳,察觉到了一道熟悉的气息。

——那个家伙,又来了。

上官剑南。

一阵沉稳而坚定的脚步声传来,一名身形挺拔、满头银发的男子缓缓走近,步履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剑意之上,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威势。

他神情淡然,衣袍随风微微拂动,目光凌厉,却隐约透着一丝笑意。

上官剑南不言不语,径直走到独孤求败身旁,在木桌边落座,自顾自地要了一壶上好的烧刀子,倒了一杯,举杯轻啜,神色间透着从容。

独孤求败皱了皱眉,嘴角一撇,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

他放下酒杯,连看都不看对方一眼,直接站起身来,转头便要走。

然而,一道沉稳有力的手掌,却在他迈步的瞬间伸出,挡在了他的去路。

“喂,小伙子。”

上官剑南低沉的嗓音透着几分戏谑,微微眯眼看着独孤求败,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我找了你这么多次,你怎么每次见到我就想跑?”

独孤求败停下脚步,目光幽深,缓缓侧头看向他。

微风拂过,掀起他青色的衣角,他的神色依旧淡漠,语气平静而疏离:“你每次见我,都想让我效忠朝廷。”

他轻轻耸了耸肩,眼神毫无波澜,“我不想。”

话音落下,他再次抬脚,向前迈步。

然而——

“等等。”

上官剑南微微一笑,再次伸手拦住了他,目光微微凌厉了一分。

独孤求败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耐,他微微眯起眼,语气也带上了一丝冷意。

“上官大人,你的耐心未免太好了。”

他轻轻抖了抖衣袖,嘴角露出一抹讥诮的笑意,漫不经心地说道:“你要是把这份耐心用在朝廷里,说不定早已平步青云,何必来烦我呢?”

上官剑南闻言,却毫不动怒,他只是缓缓饮了一口酒,放下酒杯,淡然一笑:“独孤公子,你总说不想,可你有真正思考过吗?”

他眼中闪烁着深沉的光芒,缓缓道:“金人压境,天下风雨飘摇,你若肯助宋廷一臂之力,多少百姓可免于战火之灾。”

他顿了顿,缓缓起身,站在独孤求败的身前,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江湖人,总要有个归处。你剑道无敌,莫非真要一生流浪?”

独孤求败眸光微动,忽然大笑起来,他的笑声豪迈不羁,带着一股狂放不羁的洒脱。

“归处?”

他缓缓摇头,目光望向天边那即将落入群山的夕阳,笑意渐浓:“呵,官家们的事,与我何干?”

上官剑南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怎么能说与你无关呢。难道你要看到我大宋的河山全部落入金人之手。”

夕阳染红了天际,微风拂过街道,酒摊前的两人伫立不动,气氛微妙地凝滞着。

独孤求败负手而立,身后的酒葫芦微微晃动,他目光悠远,嘴角带着一抹讥诮的笑意,淡淡地说道:

“上官大人,若你是担心宋庭灭亡,那大可放心。

“宋庭,不会亡于金人之手。”

他顿了顿,目光幽深,似乎透过上官剑南,看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只不过,百年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蒙古人罢了。”

“蒙古人?”

上官剑南的瞳孔微微一缩,眉头瞬间皱起,目光中闪过一抹困惑与震惊。

此刻的宋廷,虽与蒙古人关系复杂,但在某种意义上,二者仍是共同对抗金国的盟友。

然而,独孤求败却断言——百年之后,宋庭会亡于蒙古?

上官剑南眉头微皱,心中微微一沉。

他为何能窥见宋朝百年之后的命运?

上官剑南下意识地握紧了酒杯,沉吟片刻,忽然抬眸,目光灼灼地望着独孤求败,朗声说道:

“如今的蒙古,与我大宋尚有联手之机,未来或许还有共同抵御金人的可能。”

他目光锐利,语气带着几分劝诫与期许:“独孤公子未雨绸缪,竟能在今日便想到未来的局势变迁,可见你绝非等闲之辈。你既有如此才华,为何不入朝廷,为天下百姓谋一番福祉?”

上官剑南的语气真挚,带着一股儒将独有的沉稳和气魄。

小主,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独孤求败的嘴角便微微一勾,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这笑意中,带着一丝讽刺,一丝不屑,甚至还带着几分看透世事的洒脱。

他轻轻拍了拍背后的酒葫芦,随意地说道:“上官大人误会了。”

他微微一顿,旋即缓缓说道:

“我之所以知晓未来,并非因我才华出众,而是因为……”

他轻轻吐出几个字,语气平静得可怕:“我是个穿越者。”

“……穿越者?”

上官剑南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深深地望着独孤求败,目光中透着一丝不解,似乎在思索这两个字的含义。

这个词,他从未听闻。

然而,独孤求败却显然不想解释,他的目光依旧淡漠,转身便要离去,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然而,第三次——

上官剑南又一次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又来?”

独孤求败终于有些不耐烦了,他眉头微皱,眼底闪过一丝怒意,他生性洒脱惯了,这个老将军三番两次拦着他,实在让他心烦意乱。

于是,他怒声道:

“上官剑南,你可知你朝廷内部腐朽,民不聊生?这样的大宋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金人固然是祸患,但大宋的朝廷,也未必是什么好东西!

“我凭什么,要为这个注定覆灭的王朝卖命?”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和不屑,目光如剑,直逼上官剑南。

上官剑南微微一震,他没有想到独孤求败会说出这样的话。

然而,他没有退缩。

相反,他深深地看了独孤求败一眼,目光不再带着招揽,而是透出了一抹更深的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

“独孤公子,助宋廷,非是助朝堂,而是助天下百姓。”

他直视着独孤求败,目光如炬:“江山社稷之争,朝廷内斗,这些与你我皆无关。

“你身怀绝世剑道,若坐看天下苍生沉沦于战火,你的剑意,真的能无动于衷吗?”

黄昏的光辉洒在破旧的酒摊上,微风吹拂,掀起一地落叶,也撩动了酒壶中尚未饮尽的烈酒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