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视一笑,随即一同朝运粮车走去。
清点粮食之后,吕文德便以襄阳城中事物繁忙离去,留下了一队人手帮助韩言直进行洛阳的重建工作。
在之后的日子里,韩言直依旧每天奔波在洛阳的街道与田间地头。他亲自监督各项工程的进展,按照以工代赈的原则,让百姓投入到农田开垦、道路修整、房舍重建等工作中去,而这些工程所需的工钱,便用襄阳府送来的粮食作为支付。
百姓们一开始还有些疑虑,害怕这些所谓的“工钱”不过是朝廷大员的空头支票,但当他们第一次在城东的粮仓领到真正的白米和麦面时,所有的顾虑便烟消云散了。
韩言直看着满仓的粮食,又看着井然有序领取粮食的百姓,心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一切,都是杨过曾经向宋理宗进言的策略,而今自己亲手执行,竟真的让这座衰败的古都,开始焕发生机。
当然,若没有襄阳府不断地调拨物资,这一切也不过是空谈。
这些日子,襄阳方面几乎每隔五日便有一批粮食、棉布或农具运抵洛阳,甚至还有些简易的木材和砖石,供百姓搭建新的屋舍。最开始,韩言直还以为这只是吕文德为了应付自己的金牌命令,可等到第二批、第三批,乃至第六、第七批物资陆续送到,他才意识到,吕文德是真的在倾力相助。
韩言直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平整的农田和正在兴建的新房,内心感慨万分。
吕文德作为堂堂襄阳制置使,掌握着一方军政大权,朝廷中早就有无数人弹劾他贪污不法,甚至有人指控他侵吞军粮,贪墨银两。但事实如何,韩言直如今已然看得清楚——朝廷弹劾吕文德的数目,不过区区三十万两银子,可这些日子,他送到洛阳的物资,价值恐怕已远远超过百万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知道,如今的大宋,各路制置使就是当地的土皇帝,说是分封的藩王也不为过,对于支援其他城市复兴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有一个制置使是愿意干的。
给皇帝面子的还会上书说一番自己所属辖地的不容易,说臣妾也做不到啊,不给皇帝面子的,直接无视宋理宗的金牌也不是没有,想当年的史嵩之,赵彦呐哪个不是如此。
而宋理宗又能把他们如何,宋理宗只会气的原地跳脚,堂下的众臣一起摇头晃脑罢了。
吕文德到底是个贪官,还是个好官?
韩言直眉头微皱,心里也说不清了。
韩言直想到了那日吕文德低声提起的那句——“杨大人也很关心此事。”
想到杨过。
韩言直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忍不住叹道:“义兄当真神通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