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绝情谷不绝情3 公孙止的道心

道路两旁的难民们或瘫坐、或蜷缩在瓦砾间,眼神空洞地望着即将西沉的落日,脸上写满了饥饿和绝望。远处,还有几具横陈在尘土之中的尸体,已经无人再去掩埋,唯有野狗在附近徘徊,不时发出低沉的哀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和血腥交织的味道,让人不由得心生悲凉。

韩言直站在一处断墙边,目光沉沉地望向眼前这一切,拳头微微攥紧,骨节泛白。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透着沉思,而后缓缓开口:“公孙小姐,洛阳城中的百姓,一直是你们在救济吗?”

公孙绿萼正弯下身,将手里仅剩的最后一块馒头递给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小孩瘦得皮包骨,脸颊深陷,原本呆滞的双眼在看到馒头时微微一亮,颤巍巍地伸出小手,犹豫了一瞬,像是怕韩言直会反悔一般,才小心翼翼地接过馒头,紧紧攥在怀里,生怕被旁人抢走。

他没有立刻吃,而是偷偷望向身后一个年迈的老妇人,那老人衣衫破烂,头发花白,正靠在破败的木柱上,奄奄一息。小男孩咬着牙,强忍着饥饿,将手中的馒头掰下一小块,小心翼翼地塞进老人的嘴里。

公孙绿萼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眼眶微微泛红。她轻叹了一口气,直起身子,抬眸看向韩言直,语气柔和却透着无奈:“绝情谷自盛唐以来,便隐世独立,不涉尘世纷争。谷中不曾关心外界战乱,但数月前,难民如潮水般涌入绝情谷周围的山谷,有不少人误入了绝情谷的情花杀阵,死伤无数,我爹爹得知此事后派人外出查探,这才得知,已经不是大唐的天下,而如今的宋室,凋敝不堪,百姓流离失所。”

公孙绿萼转身望向破败的城门,夕阳的余晖映在她的侧脸上,投下一抹柔和的光影,她轻声道:“我爹公孙止,得知此事后,虽嘴上不说,但终究不忍见昔日的洛阳变成一座死城。他说,祖上曾在洛阳世代为官,对洛阳城自是有一份乡愁之情,更是不忍洛阳百姓活活饿死,这才派我和樊一翁伯伯出来救助灾民。”

韩言直心中一震,没想到一向隐世的绝情谷,竟也有如此仁义之心。他的目光在公孙绿萼身上停留片刻,见她神色平静,衣袖微微扬起,手中还残留着刚刚发放粮食后未曾抖落的细碎面粉。她分明出身名门,掌上明珠一般的人物,如今却亲力亲为,奔波在灾民之间,眼底没有丝毫厌恶,反而透着坚定。

韩言直沉吟片刻,最终缓缓说道:“公孙小姐,今日之恩,韩某铭记于心。然而,仅凭绝情谷的救济,恐怕远远不够。”

公孙绿萼轻轻一怔,转过身来,轻声问道:“那韩大人可有办法?”

韩言直看着眼前这破败不堪的景象,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神犀利,语气坚定地说道:“我既然身负皇命,就绝不会让洛阳百姓再继续受苦。我已调遣襄阳的粮草,同时派人请杨家支援,绝不能让这片土地沦为死城。只是粮草调运,还尚需数日的时间,不知可否。。。。”

显然韩言直想说,让绝情谷提供接下来几日的粮食,只是这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不过转念一想,这些洛阳的百姓,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离开,想必也多亏了这绝情谷的每日救济。

公孙绿萼看着他,原本有些疲惫的眼神,竟也生出一丝光亮。她轻轻点头,郑重地说道:“若韩大人当真能救洛阳,绝情谷愿助一臂之力。这几日就有我绝情谷每日运粮。”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洛阳城外的荒地上仍然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中透着泥土和枯草的气息。难民们三三两两地蜷缩在破旧的茅草堆里,等待着新一天的救济。

就在此时,一队马车缓缓驶来,马蹄踏过松软的泥土,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晨雾中尤为清晰。为首的一匹枣红色骏马之上,公孙绿萼轻轻拉住缰绳,身披淡绿色轻纱的她,在晨曦之下显得尤为清雅脱俗。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队伍,车队里载满了干粮,跟随而来的谷中弟子们小心翼翼地看守着货物。

韩言直早已等候在此,他看到公孙绿萼如约而至,立刻上前迎接。他目光一扫,便看出这次带来的仍是馒头、麦饼一类的干粮,他心中微微皱眉。等车队停稳后,他便直接走上前,正色道:“公孙小姐,今日就不用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