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他说到这里,语气顿了顿,继续道:“窝阔台的总兵力约有十二万骑兵,这是他西征的主力。但他真正的可怕之处,不是这十二万骑兵,而是他的战术——裹挟百姓,作为前军。”
“你们可曾听说过李自成?”忽必烈缓缓地扫视着杨过与黄蓉。
杨过和黄蓉对视一眼,均是眉头一挑,眼底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神色。
李自成,明朝末年的闯王。
作为穿越者的两人,自然明白忽必烈的意思。李自成起兵之初,原本不过是流寇首领,但正是通过洗脑贫苦百姓,裹挟饥民造反,最终演变成席卷整个明朝的起义军,甚至攻破了京城,令大明崩塌。
忽必烈缓缓道:“窝阔台若采用此策略,他不需要真正的五十万精锐,他只需要裹挟百姓,将这些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百姓变成炮灰,让他们走在蒙古军的前面,为他攻城掠地。”
杨过的手缓缓攥紧,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大宋境内,仍有许多地方饥民遍地,甚至有百姓被迫易子而食…… 他们饥寒交迫,求生不得,一旦蒙古人给予他们一线生机,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投靠蒙古,成为他们的战争机器。”
黄蓉的心一沉,忽必烈的话,让她瞬间明白了蒙古人的可怕之处——他们不仅仅依靠武力,他们比她想象的更加精通人心的弱点。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之前忽必烈在演武场上的那番演讲,许多武林人士为何会沉默?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这些苦难确实存在,而如今,蒙古人将利用这份苦难,变成他们最可怕的战争武器。
穆念慈闻言,面色彻底冷了下来,他虽然不知道明朝是什么,也不知道李自成是谁,但她听懂了几人交谈的意思,她沉声道:“这比普通的战事更为棘手。若是他们果真如李自成一般,以饥民为军,我们便无法正面对抗。击杀他们,是在杀自己的百姓,放任他们,则等于让敌军越滚越大……”
连华筝的脸色也微微一变:“若是让窝阔台得逞,大宋的百姓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忽必烈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如今,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而是一场‘人心’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