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朝天门码头

第356章 朝天门码头

前世《巴山夜雨》剧组租的是长江客运公司上沪分公司的船,当时的船是东方红44号。上沪分公司的客轮舷号第1个数字是4。

剧组租船以后,剧组的大队人马是坐船从沪上出发,沿长江上水而行,直奔渝州。

租来的东方红44号轮,租期定为20天,成本是11万元,当时的长江航运部门考虑到要照顾关系,最后只收了7万元。

当时拍摄实际上是租期超期了,而且还没算最后客轮从宜昌返回沪上这一段时间。

这次季宇宁没有从长江客运公司沪上分公司租船,而是直接向渝州分公司租的船,租的是东方红11号。也是新船,还是很不错的大船。

另外,季宇宁这边通过部队的关系拿到的租船的价格也低了不少,他租的价格是20天才6万块钱。

他给出的理由是他拍的这部电影里会拍不少长江三峡的风光,所以等于是为渝州长江客运公司做了广告宣传。

《巴山夜雨》剧组大队人马5月16日上午在汉口港登船,上水而行,向渝州方向。

在路上,吴贻弓吴导也抓紧时间拍了一些镜头。

他们剧组5月初在京城北影厂集中以后,演员就开始进行培训和排练。

比如在北影厂就专门设计了一个轮船上三等舱的环境,就是电影里的那个三等13舱室,让一众演员,包括季宇宁在内,都进行接近实地环境的排练。

由于电影主要场次集中在船上,而船上的空间也相对比较封闭,限制了镜头的移动,电影中的镜头很少有推拉移动,也很少有升降的镜头。

实际上这部电影的镜头多数是那种近景和中景镜头,而其中近景表现演员的面部表情的镜头,那种特写镜头,几乎要占到全部镜头的五分之一,所以演员的表演一定要保证到位。

好在演员的提前培训效果很好,很多年轻的演员,像张闽,像主演朱琳,还有小童星茅为蕙的表演,都是比较到位的。

朱琳的表演由于提前准备的比较充分,有几位艺术家都对她进行过指点,她对剧本的理解也比较深,所以在上水而行的这几天拍的一些镜头都很顺利,也博得了剧组成员的一致认可。

季宇宁在5月19日一早登上已经停泊在朝天门码头的东方红11号客轮。

剧组所有人看到他都特别高兴。

“季导,我们来的路上,轮船上行的时候,拍到了夜雨的效果,我们感觉都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