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傅大妹妹来了

跟周校长聊这篇小说《流浪地球》,这可是季宇宁这篇小说发表以来,头一次有科学家跟他聊他的科幻小说。

他这篇科幻小说里其实用到了不少科学的理论,比如说像那个月球弹弓效应。

周校长肯定了季宇宁在这篇科幻小说里写的一些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方面的知识。所以这篇小说仍然是有科学的依据的,并不是纯粹的幻想。

聊着聊着,张副校长也来了,张副校长是研究生物学的,他也加入了对这篇科幻小说的探讨,他跟季宇宁说了这小说里面写的像飞船的生态效应等问题。

最后这老老少少达成的一致观点,就是科幻小说,其实对一个国家的科学进步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年轻一代形成创新的思维很有好处。

科幻小说无论是偏重于文学也好,还是偏重于科学也好,实际上它是科学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或者说它是有助于培养人的想象力的。

当然,这二老一少还聊起了季宇宁写作这篇小说的目的,也就是他这篇科幻小说的核心内容。

这仍然是东方式的一个内核。也就是东方“安土重迁”的传统,是华夏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

华夏人面对地球灾难,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共济天下。所以在小说里要带上地球一起跑路。

这两位老人是这一任的校长和下一任的校长,他们虽然学的是工科,但是年轻的时候国学方面的基础是非常深厚的,所以聊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

聊完小说,周校长又和季宇宁说起了他翻译的那本计算机语言的书籍,就是c语言,周校长就是京城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创始人,而现在的计算机系的很多老师也是来自于数学力学系。

周校长自己现在也在自学最新的计算机语言,在跟季宇宁的聊天中竟然多用请教的口吻,这让季宇宁这个学生颇为感动。

他知道周校长当年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时候是第1名,而在水木大学当正教授的时候也才20多岁,是水木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当天周校长和张副校长两个人确定明天将要为季宇宁这次获得星云奖,在学校里举办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庆祝和表彰活动。

季宇宁这次的获奖的庆祝活动,他们学校的动作是最快的。

4月24日,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