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没办法。是林秀英非拉着我进来的,说有事要对咱俩汇报。”
陈国正咳了咳,掩饰自己刚刚急赤白脸的样子,喝了一口茶,对着宁墨点点头,说道:
“小林啊,你有什么事要这么急着汇报啊?说给我们听听吧。”
说着,他手往屋内的椅子上一指,示意两人坐着说。
宁墨先前有个大概的想法,此刻陈国正这么问了,她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说——
“所长,我主要是对工作上有几点想法,想和你们汇报一下,看看下一步的方向。”
“过往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野外调查和测绘工作,形成了不少数据详实的材料。但这些材料距离专业的论文还有一定的距离。”
陈国正也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个问题,但韩文清手底下这些人,每日跑田野调查都得连轴转,哪儿有时间写论文呢?
他们的实践基础很扎实,可他们文管所主要是注重实干,建筑方向的科研,还是觉得是高校老师的事情。
“所以,这次我们想借着禅隐寺的勘察,再整合先前的一些案例,形成比较扎实的论文,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在报社发表,或是往上推一推...”
当然,报纸主要是以宣传为导向的,一些重要的内容不能全盘发表,但起到一个积极正面的作用还是有可能的。
最主要的是,宁墨想从这些小的方面入手,推动文管所,乃至各地文管局的保护工作,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同时,还要设法将“古建筑保护”这件事改变一下调性,不然等风波来临,各地只会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陈国正听得点了点头,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他也不是老顽固,只要是积极的,他基本都会支持。
接着,宁墨又将后续的一些设想和计划简单说了说,不仅陈国正听得入了神,韩文清也有些咋舌——
林秀英这平日里知道闷头干活,没想到这想法还怪多!而且很多想法都是建设性的,的确对他们有参考价值!
他们虽然是文管所,主要是对古建筑、文物等开展调研、勘察、保护和研究工作的,但陈国正也想让这些研究工作真正地有所产出。
这种产出不仅指纸面上的成果汇报,更是能对社会建设起到一定扎扎实实的作用的!
像是古建筑中一些特殊的结构构造,能起到防火防潮的作用,甚至能通过力学的构造,减轻受到的地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