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见状,连忙上前将他扶起,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道:
“莫要紧张,朕并无怀疑你的意思,只是随口一问罢了,朕深知当年黄公衡的苦衷,此事在先帝时期就有定论,朕也相信你对大汉的忠诚。”
黄崇站起身来,闻言后鼻尖一酸,不停说道:“多谢陛下信任……多谢陛下信任……”
刘禅点点头,接着说道:“黄崇,朕今日召你前来,是想给你一个在朕身边做事的机会,汝可愿意?”
黄崇是一个经受过时间考验的人,让其跟随左右做事再合适不过,刘禅身边正好没有一个顺手的人。
黄崇受宠若惊,眼眶瞬间泛红,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连声道:“陛下如此厚爱,臣求之不得,愿意,臣万分愿意!”
没有人知道黄崇这么多年是如何过来的,自从黄家被贴上叛国的标签以后,举国上下无人再敢重用他。
黄崇有时也会感到委屈、无奈,但他却从未想过要叛国,他只想踏踏实实的,为大汉的兴复,出上一份力量。
如今天子愿意用他,他怎能不喜?
刘禅很满意,接着言道:
“好,既如此,朕封你为黄门侍郎,日后便在朕身边,协助朕处理军政事务,负责拟写圣旨,传达诏令,尔可能做好?”
黄崇“扑通”一声再次跪地,重重地叩首,激动道:“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负陛下重托……”
黄崇不敢想象……
黄门侍郎,官同郡丞,虽比郡太守差了一些,但胜在其乃天子近臣。
在皇权强势的时候,哪怕一州刺史见到黄门侍郎也要客客气气的。
黄崇从一个督粮官升任黄门侍郎,这基本属于一步登天。
“起来吧,即日起,你便伴朕左右,这几日,先好好熟悉一番具体职责。”
“臣遵旨!”黄崇躬身再拜。
……
几日后,岳飞来信,说李严案牵扯出不少郡县一级的官员,询问该如何处置。
刘禅看了眼名单,头痛万分。
这些人倒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只不过一时走错路,真要都杀了,他也舍不得,但要不予计较,那也是不可能的。
思忖许久后,刘禅最终决定将这些人通通送到功德林诏狱去,进行劳动改造……
刘禅想要教育普及,而这年代最稀缺的便是教材。
就让李严这一帮人在诏狱里替朕抄书!
替朕编写教材,娘的……别以为免了你们一死,这辈子就真能闲着了。
你们都是能识文断字的人,朕凭啥白养你们一辈子,都起来给朕干活!
于是,他对黄崇说道:
“立刻拟旨,着李严、费观等人在功德林诏狱修成后,居其内,编写教育初步普及的所需教材,令李严为主编,费观为副编,办公地点就在功德林,除不许外出以外,诏狱内不限其自由。”
“告诉他们,半年之内,朕要看到成效。”
“再从朝廷拨款一百万钱,供其编写教材的花费,专款专用,由张合负责监督款项用度,就这样吧!”
黄崇拿着笔为难道:“陛下,这……李严等人皆是对国家不忠…犯了重罪之人,这么做,怕是不符规制……”
刘禅瞪了他一眼,徐徐言道:
“你懂什么?背叛朕的人朕都给他一百万,那将来忠诚于朕的人…几个亿还不是谈笑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