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干了一个月时间,师徒挂牌休业。这下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这么有个性的吗?
远道赶来看病的:我是谁?我在哪?我来做什么?
三家医馆的郎中:免诊费?降药价?当我活济公?
围观的狗腿和四邻:怪事体!啥道理?接牢看热闹。
为了图便宜拼命抢号,特意拖着没去其他医馆看病的奇葩们:???
立志于报复所有人的师徒关起门来打商量。
刘继中决定去盛镇发挥余热,直接入住首字圩。张问远、毛学旺和焦丙三番五次让他带艺入寇重新修行。听听,这是什么话?这不是一直也没答应嘛。
哼,老道要的就是牌面。着名老专家,抵达盛镇保一村上下身强体健,完全没压力。就当养老。
陶渊明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嘿嘿嘿!刘老道彻底放飞自我,呲着今年又掉下一颗牙的大嘴说走就走。徒弟盛小生不敢放他一个人走,非要送他去盛镇。
刘老道哼了哼,心里话直接往外蹦:“你当师父面说实话。你那是自己贪玩。就这点小心思,撅个屁股就知道你是挪窝还是放屁。”
盛小生:……
留下善后的肖为继承了所有的爱恨。没办法,松江的产业总不能说弃了就真弃了。师父师兄可以恃才傲物游戏人间,肖为可没什么资本可以玩重启。那就舔着脸,继承所有吧。就是真舍不得啊!
一把梭哈惊呆众人之后,掀了桌子跑路的盛小生一家人送师父到盛镇首字圩。
为了经营焦丙他们发现并抢来的这处风水宝地,众人把三处盛镇的宅院都卖了。只剩下从当坊买不良资产的那一处自建宅院。
没办法,缺银子周转,特别是火枪火药,纯纯的消费品。跟米面粮食似的消耗很快。求人不如求己。老大杜中找毛学旺帮忙,跟着杨青火东家做广货生意。
靠老二、老四跑海赚钱也能拿钱经营首字圩。只是老二、老四要下南洋,花钱的地方多。
他们的海船船队再添两艘新船。全靠老二、老四自己挣家当,一分也没让张问远他们掏。那可真的谢天谢地。
每天看着一大堆大小萝卜跑进跑出的,都是讨债的冤家!张问远怀疑“隔代亲”这个词哪位高人创造的,拉出去试试枪可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银钱总是不够花。
盛小生在首字圩待了四天,动身去杭城。他的一家子人先留在首字圩暂住。
盛夫人自然无不可,她本来是个清静的性子。首字圩嫂子、姑娘大堆人,亲亲热热忙忙碌碌,就很羡慕这种生活状态。更不要说那些半大小子们咋咋呼呼成群结队的精神劲头了。哪里是松江医馆后院那种半死不活的样子?肖为的媳妇是个闷葫芦,比盛夫人还宅。倒是有一手好女红。
跟着肖为留松江的肖夫人:街坊邻居的大婶媳妇们叽叽呱呱家长里短的,你也不爱参与嘛!
千万别提家里的小子和丫头。到了这里整天整夜盛夫人都看不见他们的人影。丫头偶尔还能在嘻嘻哈哈的姐妹中间露头一下。三个臭小子们各自跟着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孩子。挖蚯蚓钓鱼的,赶泥鳅掏黄鳝洞的,打猪草喂牲口的,摸螺蛳喂鸭子的……甚至最小也最懒的小五都学会生火煮饭了!
劳动改造人啊,关键他们还快乐的飞起。小五晚上都再不尿床了。跟着异父异母的兄弟们早睡早起,唱书练大字。追着问吃饭都问错了人似的,一问一个不吱声,掉头就跑没影。
盛夫人开始怀疑人生。难道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这么野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