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识相不识相

老二、老四提出强烈需求:两艘夹板船还远远不够,生意来不及做了!直接轮岗,让海船的水手下来四分之一,换学徒上去呀?!

老二忍不住辞去通商局小吏的公职,下海和老四结伴跑海。老四这愣子看到洋人的大船都敢上去刚,迟早要出大事。张问远、毛学旺没办法,捏着鼻子让老二放弃公职。

最不满的当然是周生贵和黄文信。什么玩意?通商局小吏你看不上,我们看的上啊!要不是我们儿子不争气,说破天也得顶上来。

通商局直属长官欣赏陆平。可惜留不住。念着一份香火情,他同意了陆平推荐的接任者。周生贵和黄文信就不说话了。好歹也是自己人。

为了向东家表示他投入的资金很安全,识相的陆平并没有把妻儿迁出浔镇。老四倒是打抱不平:嫂子跟人跑了,看你怎么收场!

特么这谁能忍?饶是陆平活了一把年纪,还是惯常和洋人周旋的优雅东方绅士呢!也忍不住跟老四干了一架。这兄弟俩鼻青眼肿的,累的不行。老四直摆手:“不打了!”

大哥别笑二哥,就都挺惨。

打架是永不谢幕的传统项目。众人看看满院子闹腾五六岁到十四五岁跨度的大小萝卜,还有背在背上,抱在手上的奶娃,心累的很。

这时候一大家子养孩子一般都是大带小,放养的。家里父母长辈们忙着谋生,种地打工、纺纱织布、一日三餐、洗刷缝补,忙的恨不得能分身。身后年龄从大到小排队的子女们,什么管教帮带,从大到小都得跟着干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会炒菜做饭?会不会吃?会吃就得学。

不会缝补编织?会不会穿?会穿就得学。

不会插秧、种地?学。

不会行军、兵法?学。

不会算账、经营?学!

……

年龄从来不是问题。

就连穿开裆裤的小萝卜头,都得自己找痰盂屙尿拉屎自己去倒,还得自己舀水刷干净放到位。

该说不说,老四把双胞胎儿子送老二那边跟着陆东风一起作伴学洋文,最惹人嫉妒。所以嫉妒的小六把自己儿子卜东强也送过去了。美其名曰:凑齐四东好办事。

神特么凑好事。你们三个尿性好,怎么不让兄弟们都凑一个?其他人心里有意见,也忍着说不出口。论不要脸,这三个人确实不一般。反正蔡小巳觉得他的脸皮虽然厚如城墙,却也不会拐弯。

身份不同,机遇大不相同。出身真的是一项技术。在童子营这个狗大户里面,兄弟姐妹们自吹“均平”,心里明镜似的,其实做不到。那就秉承一贯的优秀传统,公平公正的打上一架吧!直截了当,效果拉满,又可参观,又可赏玩,最得众人的认同。

竞争主题下卷出新一代。有这么一群想法出众的长辈,培养的下一辈好像没有机会不出色嘛!

那是当然的。智慧、力量存于一身,简直可以修真上天。摆在新教头们面前唯一的问题是光模拟没实战,没地方可打怪升级。

没地方打怪升级?这说法最后被否定了。打一架最公平的做法是比试枪法。小六晋升教头的关键原因就是他的枪法仅次于天赋怪毛学旺、陆平。所有人里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