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安家先安心

毛学旺暗自点头。王家话雨楼曾经听一位商户杨全说起。倒是重新又听了一遍。

“高门大户的破房子,又是毁尸灭迹……有多少人死在里头啊?!”毛学旺一惊一乍的。掌柜暗暗自打嘴巴。他勉强陪笑说:“咳咳!王家的祖宅小铺怎能经手!这当在我们当坊的是这王家庶出的一家人家。这家也是指望在王家身上做买卖的。客人且去看看,如今火烧之后房子看上去有些破落就是。当时着火人都跑出去,没有在家里死人。”

毛学旺眨着眼睛慌张摆手,想要抽身掉头:“掌柜的,要不我们也不去看了!想想吓人的慌。要是真的死过人,老死的没什么好怕的,阳寿尽了而已。壮年亡故的怨气太重。不能买。”

当坊掌柜赶忙一把拉住他:“客人!小老从不骗人!这房子里住户都跑出去,没有烧死在里面。只是王家倒霉,一大家的产业全都抢光烧光,他们变卖家产去投亲没有回来。这当票、房契都是真真的,做不得假。等钱交讫我们可找户保人中间作保。保管万无一失!”

毛学旺还是一副后怕样子:“不不,掌柜的你可不能害我们家啊。”犹犹豫豫的,被掌柜的一把拉回了头继续往前走。

“小老在盛镇两代开当坊的,童叟无欺,有口皆碑。你打听打听就知道我们的当坊在盛镇字号最老,信誉最好,价格最是公道……”

掌柜一副诚实守信的样子,真不像装出来。毛学旺还是犹豫着,跟他去看房去了。

忙着看房的还有一位童子营的教头赵永。

赵永还在米店里做账房。他和刘继中失去联系许久,说起来属于失去组织人员。时间久了,人心就会变。再明白浅显不过的道理。

在松江租界这种地方讨生活,人口密度老老大,钻进人堆里就看不到人。一个机会,两个机会在眼前,你也许没什么感觉。要是十个、二十个机会扑到你眼前,你什么感觉?赵永才三十多岁,正当壮年。哪里能忍得住?

没错,说的就是那些妖艳诱人的小娘子。哪里看到过小娘子们扎堆到米店招摇的,说好的大家闺秀,笑不露齿,说话都抬手掩面呢?是家里有钱烧得慌,自己到米店一颗一颗挑精米?关键是你们懂不懂啊!

一百多万人口大城的女子看起来少许多矜持。她们跟着男人们出门找生计,抛头露面情况多,相互鼓励着就自信出街了。兜里有银子的,谁不爱逛街?当然前提是保证安全。

逛附近粮店这个风头实则是买粮的大妈们带起来的。粮店除了卖米卖粮,附带着也在出售面粉、面条、饺子皮、馄饨皮这些家用的面食。大老板的算盘精着呢,是懂带客流的。

算下来面食价格比稻米贵。穷人家摊面饼子都是自己拿大石碾子磨粉,才不会到店铺买。可这里是松江城。还是有许多富户商人贩夫走卒,能消费的起面食。

大妈们议论赵永,有心人听到了过来看,一来二去的粮店居然成为附近女子们乐意光顾的IP打卡地。原来近代就有靠颜值取胜的传统。挺新鲜。

-

*同治三年(1864)正月, 淮军程学启部进攻嘉兴, 湖州太平军进攻盛泽, 分防县丞及驻防炮船逃去。太平军及沈枝珊之众焚民屋几大半。二月, 程学启等攻陷嘉兴,廖发寿被俘就义。费金绶回驻盛泽。三月, 沈梓到盛泽, 惟镇南保存尚可, 几家人烟, 居民寥寥, 冷落至极。将及市中, 则一片瓦砾, 火气未息, 东白漾以迄西白漾, 焦土一片, 绝无阻隔, 可望而尽, 向之千门万户, 不知流落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