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德前天才到的乌程,体验很差。这破城,这破贼,这破人,这破……这店倒是不破,还凑合。今天要找知府衙门办正事,传播福音的大计划。
托德给小六比划了一下隔桌大汉在吃的一碗素交面。“一样的。”
小六疑惑这洋人那天骂骂咧咧的走,今天又来店里吃面。
“窝找人。”托德一把拉住小六,“那你,优美优看见一个老刀?”小六一脸茫然,“老刀……就是在庙里的刀十。”托德愧对自己当初夸下的海口。想在大清帝国自由行,语言关还是挺难的。
小六聪明,马上反应过来,“你是说道士吧!庙里只有和尚,道观才有道士。”
和尚很惨,听说西天目山庙以前香火鼎盛时候有四百和尚,战后仅三十名幸存。其余全部饿死了。道士也好不到哪里。
小六真不知道刘继中教头就是托德挂嘴上要找的这个老道啊!昨晚送饭的老五只是说刘继中教头到访,并没有提到现在刘教头的职业是道士。所以他只是摇头。
小六收回瞄向火枪羡慕的目光,掰开传教士邪恶的大手。再不麻利点老板又要扣工钱了,赶紧去招呼后厨下面条。
没有得到想要打听的消息,托德挺失望的。只能等回客栈再问问掌柜有没有道士来找他了。先办正事去吧!托德的包袱里有一封通告。《北京条约》全面开禁传教,托德享有传教自由。作为上帝派往异教徒领地的先行者,托德一腔热血,满怀传播福音的热忱。
对于道人刘继中,托德抱有最大的善意。不仅仅是因为双方互相救过对方的性命。还因为交谈之后托德发现老道竟然也信上帝,你敢信?所以道人拜的三清到底和上帝有什么联系,托德弄不明白。老道解释因为太平天国,所以信仰上帝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还是老实披一身道袍,用这身衣服保护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信仰上帝。
老道平时行事有点颠三倒四。托德同时也感觉到老道无条件信仰上帝,遵循十诫,是个真诚可信的人。托德尤其佩服的一点是,老道明明会喝酒,但从不饮酒。身在异国,托德苦闷就会偶尔放纵自己喝酒。明明老道也苦闷,托德邀请他喝酒每次都会被拒绝。这种清教徒的行为即便在基督徒里也是少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托德跑衙门去拉赞助人不提。被他念叨的老道早上开始就挺忙的。
刘继中和两个老兄弟前夜又哭又笑聊了三截蜡烛的天,住在曾家院子。吃过早饭他打算动身去同福客栈,还没出发就碰到一个急诊。戏班的一个武生去西山砍柴时候滚下山坡,摔蒙过去。这一跤摔的重,头上磕破流了不少的血,身上多处擦伤,右边的前臂骨折。
一起去砍柴的老二找人帮忙连拉带拽的把人弄回来。院子里戏班的老少爷们围上来一看,武生出气多进气少的,看样子像救不过来。班主边抖大腿边掐自己人中,慌着叫人去请小郎中。他不知道自家就蹲着一位高手,跟头把事们知道啊。老二蹦跶着去找刘教头来救命。刘继中派老二立刻出去找小榆树皮。
武生的命好,碰到老道刘继中。这些年他专精于外科,童子营最常见的就是外伤骨折这一类病症。碰到武生这么常见的症状,刘继中处置起来像吃饭喝水,闲庭信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