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国公出主意
早朝上的那些大臣各怀鬼胎,太子和雍王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么重要的事,他要找个没有私心的人商议。
定国公谢他的信任,坐在弘景帝下首就事论事道:“陛下犹豫不决无非是怀疑那羽檄的真伪,罪臣柳满江刚指认宁王是粮草贪污案的幕后主使,案子尚无定论北境就要起战事,换做是老臣,也会怀疑这当中有猫腻。”
弘景帝十分高兴定国公和他是一条心,闻言也不藏着掖着,和定国公直说道:
“朕确实有此怀疑,但贪污案审理才刚过去几日,消息一来一回少说要十天半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宁王不可能准备得这么周全。”
明世子那边他也派人查了,没见有书信或者密报送出城。
定国公老神在在:“老臣倒是觉得,陛下不必过于纠结此事,不妨先暂且搁置。”
弘景帝微一抬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做洗耳恭听状。
定国公拱手,沉吟道:“眼下北境局势未明,贸然给宁王定罪,一是会动摇军心于战事不利,二来也有可能让宁王蒙受不白之冤。
再者,若宁王真的牵扯其中,朝廷也不宜在这个档口处置。
宁王在北境驻扎多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鞑靼的动向,万一鞑靼要卷土重来,朝廷还用得到他。
是以老臣提议,不如先暂时将此事按下,待北境局势稳定,再行论处。”
这就是他方才在朝堂上犹豫不决的原因呐!
弘景帝长叹了一口气和定国公推心置腹:“宁王在北境拥兵自重已成朝廷的心腹大患,朕好不容易抓到他的错处想敲山震虎,若就这么放过,下次想再有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
定国公浑浊的双眼闪过一道暗光又很快被他藏起来,“若是因为此事,老臣倒是有个想法。”
“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定国公娓娓道:“陛下已经下旨派人去查明那群流寇的来历,若他们真的是拉克尔派来的斥候,那鞑靼就确有不轨之心,朝廷不宜在此时给宁王定罪。
若他们只是普通的流寇亦或者是宁王自导自演……”
“那宁王就是谎报军情妄图掀起天下大乱,罪加一等!”
到时候他都不用纠结宁王和贪污案有没有关联,光这一条就足够他夺了宁王的兵权了!